第1761章

一群百姓用力点头,只觉果然要有明眼人指点,不然险些误了大事。

……

冀州的另一个城池。

有数辆马车缓缓地出了城池往南而去,马车之上的众人神色慌张。有乘客不断地催促着:“快点!再快点!”

马车夫无奈地摇头:“公子,若是再快,马车就要散架了!”

那公子根本不信:“散架尼玛!本公子叫你再快点你就再快点!”

马车夫只能加快了速度,随着速度的增加,马车到处都发出了令人胆颤的咯吱声,仿佛随时都会散架。有人劝道:“慢一些,还是慢一些!”但那公子只是不理,胡人就在百里之外,若是慢了一点点被胡人抓到吃了怎么办?

马车行不过数里,到了一处坞堡之前。

那公子大喜,顾不得身上的骨头都被马车颠疼了,以这辈子最灵巧的动作跳下了马车,大声地对着坞堡上的守卫叫道:“告诉崔公子,我是赵子明,我来了!”

坞堡上的守卫笑道:“原来是赵公子,我家公子早就在等你了。”

坞堡的大门打开,那赵子明大喜,带着众人进了坞堡,一路左看右看,只觉满意极了。有这个堪称堡垒的房屋在,胡人肯定打不进来。

崔公子赶了过来,埋怨着:“你怎么才来?”那赵子明笑着道:“早知道你家的坞堡如此坚固,我飞也要飞来了。”

那崔公子大笑,崔家其实没有赵家庞大,田地更是只有赵家的三分之一,但是崔家祖上在三国乱世之时就建了一个坞堡,躲过了兵荒马乱,这些年反复的修葺,这坞堡更加的坚固了。

那崔公子认真地道:“只是还缺粮,你家的粮食要尽快搬过来。”那赵子明用力点头:“你放心,我已经安排人将粮食尽数搬来坞堡。”他很清楚崔公子为什么要热情的请他住进坞堡,崔家修葺坞堡又需要银两,卖了一些粮食换钱,偏偏这几年灾荒严重,地里的产粮一年不如一年,这崔家的存粮意外的一直不多,而赵家其他没有,就是存粮多。

崔家有坚固的堡垒,赵家有吃不完的粮食,他们两家不能合作还有谁能合作?

崔公子带着赵子明参观坞堡各处,随意地道:“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响应胡问静的檄文拿起刀剑与胡人厮杀。”胡人就在百里之外,他此刻前所未有的关心敢于拿起刀剑与胡人厮杀的勇士。

赵子明摇头道:“我在城中高举义旗,招揽百姓拿起刀剑,结果响应者寥寥,我又提高了赏金征募勇士,结果依然没有人理会。”他深深地叹气:“人心不古啊,竟然没有人愿意拿起刀剑保家卫国。”

崔公子同样长长地叹气,若是平民不肯拿起刀剑,谁来保护他们。他安慰着道:“幸好我们有坞堡,留在城中必死无疑。”

赵子明用力点头,城墙城门都没有的小城池如何抵挡胡人?胡人一到定然是全军覆没。

第286章 终于要开始种田发展了

冀州各地闹腾不已的胡人作乱神奇的有了新的变化,原本气势嚣张,横扫所有看得见的汉人城池的胡人大军忽然开始了全面的收缩,哪怕是已经杀到了信都城外,时不时在城外叫嚣着要杀光信都汉人的羯人也退回了扶柳城,仿佛已经抢够了杀够了,从此大家秋毫无犯了。

冀州各地百姓欢呼雀跃。

信都城内有百姓使劲地敲着锣鼓,无数百姓在街上燃放着爆竹,有人穿着喜庆的红色衣衫在街上见人就道喜,每个人都喜气洋洋的,仿佛人生翻开了一个新的篇章。

几个门阀子弟骑着高头大马缓缓地在街上骑行,这么多人的闹事骑马其实比走路还要慢,但是骑马展示的是风度和地位,骑在马上很有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味道,配上那华丽的绣着无数花朵和金边的衣衫,这与众不同的感觉一直透出十丈之外。

一个贵公子骑在马上傲然看着四周欢呼的百姓,鼻孔里冷冷地哼了一声:“这有什么好庆祝的,胡人怎么可能真的攻打信都?信都有这么多的豪门大阀在,哪一个门阀没有绝世天才。”另一个贵公子笑道:“裴兄才华盖世,兵法天下无双,原本可以在这次的平贼之中大放异彩,可惜,可惜。”那裴兄又冷哼一声,他不能率领众人平贼,最高兴地就是其余门阀公子了,他不能与这些人翻脸,也不想委屈自己,只能冷哼一声。

一个贵女在马背上眺望远处,远处一群小孩子在燃放爆竹,她笑了笑,市井孩子也就只有这些玩意了,哪像她家有无数好玩的东西。

一个贵公子看着热闹的街道,冷笑着:“那些惊慌失措逃到胡问静的地盘中的人肯定后悔极了,明明有幸福自由的生活却跑去集体农庄受罪,嘿嘿,活该!”会逃到集体农庄的人个个对信都门阀缺乏信心,活该这些穷苦人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