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百姓无所谓的叫着:“大善事啊。”家里没钱,小孩子也是劳动力,读书干什么。
有人小心的询问:“刺史老爷的学堂的束脩几何?”他家孩子在其他私塾上学,束脩五十文,若是刺史老爷的学堂的束脩差不多,冲着刺史老爷的金字招牌,他可以考虑给孩子转学。
一般心思的百姓有不少,有人嘀咕着:“李家私塾的束脩要三十文!”
另一个百姓道:“刺史老爷的私塾一定会贵一些,可能是五十文。”
其余百姓坚决反对:“刺史老爷一心为了百姓,怎么会赚钱呢?我认为价格一定很便宜,可能是三文。”
向德宝挥手,一群衙役使劲的敲锣打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向德宝再挥手,锣鼓一齐顿住,向德宝灿烂的笑着,大声的道:“束脩只要两百文!简直是白捡的机会啊!”
百姓们呆呆的看着向德宝的灿烂笑容,没有当众骂娘绝对是因为胡刺史杀人如麻。
有百姓一字一句的道:“只要两百文……老子一个月的工钱才三百文……”有钱人是不是每天进账208万文,每天的饮食费用650文嫌少啊,你丫好歹接点地气,知道普通人的生活啊。
另一个百姓恶狠狠的道:“老子要是有这么多钱早就把孩子送去其他私塾了。”
一群百姓点头,三十文的束脩都交不起,或者舍不得交,两百文的束脩简直是要人命了。
向德宝再次挥手,一群衙役热情洋溢的敲锣打鼓。
“再穷不能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