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将军开府之后,最重要的三个位置,其实就是东西曹掾,一个管人事,
一个管庶务--庶务其实就是和钱粮有关的那些事儿,放在明朝,那就一个是吏部一个是户部,重要得不得了。
所以管人事的位置,刘备给了跟自己最久的简雍,而且大家都知道最后肯定还是刘备说了算,而糜竺作为大商人,本身职位也不低,去管庶务,也是很合适的,陈登在这方面嫉妒都不好使,毕竟不能让他当最重要的将军府长史--所以广陵太守兼参军,已经是很给他面子了。
将军府长史是干什么的呢?简单来说,就是什么都干,刘备的第一副手,统管所有属吏。
换句话说,如果刘备这个左将军是皇帝,那么长史就是一人之下的宰相。
这个位置,当然不是一般人能坐的。
所以当太史慈宣布王易是将军府宰相 ……哦不,长史的时候,所有人都是一愣,然后觉得是情理之中 ……
这个位置,王易不坐,谁来坐,只怕都坐不安稳。
而徐庶的职位,则是主薄,负责协助长史,秩四百石。
要说给徐庶安排这个职位,刘备也算是煞费了苦心,因为徐庶是没有功劳的,黄巾贼那几位,好歹带了人马过来,徐晃能够当中郎将,是因为他本来的官职就是骑都尉了,又是率领三千骑兵投降的,这么大的功劳,不升级不可能。其他的文官们则都是久在刘备身边,不说功勋卓著,起码也能说一句没功劳也有苦劳,各自六百石也正常,徐庶才跟着王易,什么都没干呢,就加封官职的话,说出去也显得不公平。
可是王易在来信中把徐庶一顿猛夸,认为他智谋深远,乃是州牧之才,虽然现在还没有展现出自己的水准,可是只要有合适的机会,那立即就是如同坠入囊中,马上就会脱颖而出,展现出自己的价值。
王易的话,刘备还是很看重的,毕竟王易这段时间展现出来的特异之处,已经让所有人都为之吃惊了,刘备就更相信王易的话,所以才想方设法的,给徐庶安排了这么一个位置。
现在徐庶当个主薄,虽然也是四百石的官员了,可是在将军府里一点都不起眼,将军府里最高的官职长史是秩千石的,下面的重要职位也都是六百石,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