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向北去,战局更加混乱,在南汉与泉漳的交界之处,苦守十八天的潮州城陷落了。
十月十八日午时,在南唐副将张云凯率六千南唐士兵英勇抵抗整整十八个昼夜后,潮州东门率先被攻破,数万南汉大军如潮涌入,席卷了全城仅剩下的两千守兵。
被围攻的张云凯死战不退,英勇战死,最终只有数十名南唐士兵在破城混乱逃出生天,潜入周边的茫茫大山中,临阵投降的三百余名士兵也被失去控制的乱兵砍死,南唐潮州六千守军至此全军覆没!
领军的南汉副招讨使李托迅速清理了潮州城内南唐残兵,只留下三千士兵守城,一万士兵横扫周边,自己带领剩余六万出头的大军全部折返北上。
十月十九日辰时,南汉南路大军悉数赶至漳州城,近十万南汉水陆士兵将潮州围了一个水泄不通。南汉东面招讨使、内侍省丞潘崇彻亲自拎着张云凯的人头赶至城下,现场劝降张汉思。
张汉思只有张云凯一个晚辈,平日里视若己出,当即在城头上老泪纵横。但是,对于南汉的劝降,老将军含泪射出了充满愤怒的一箭,宣告了自己绝不投降的决心。
潘崇彻也不再废话,拨马就走,城下战鼓声高涨,漳州攻城战正式拉开序幕。
与此同时,潘崇彻分出了一万精兵驰援溪浦水,面对着合计一万八千南汉精兵,只有五千手下的南唐步军副都指挥使陈文善只能主动后退,迅速撤退至桃花山的最北端山岭,紧守最后一道山间防线。
统领南唐南线战争的建州、彰武节度使陈诲自然不会坐等敌人围上来,集齐了泉州一百只战船、二百艘商船共计八千名水军,于十九日晚集结南下,欲偷袭漳州外围的南汉水军。
但是,南汉水军北上以来一直枕戈待旦,上游的泉州是防守的重中之重,外围巡游的小船提前发现了偷袭船队,偷袭变成了一场混战。
从十九日晚一直战至二十日午时,双方在漳州湾外拉锯混乱近七个时辰,各自损失了近三十只船。最后,数量略逊的南汉水军边打边撤,退守漳州湾口,祭出了一副联合陆上步兵合击的架势,久战之下疲惫不堪的南唐水军只得主动北撤泉州,从水路突破、驰援漳州的计划宣告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