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坐在一旁和小尾巴玩的伊书鲤骂骂咧咧:你说谁是驴呢!
而体委经过慎重思考后,采纳了徐霜见的意见。
交接棒训练开始前,伊书鲤借口换衣服,拉着田思鹊到器材室偷懒。
两人坐在垫子上,伊书鲤抱着他的素材本,抽查田思鹊的背诵。
“你以为你,发现了,新的… 新的…”
上来第一句,田思鹊就卡了壳。
伊书鲤合上本子,叹了口气:“你以为你发现了新的理论,其实只是你看的文献还不够多。*”
“你这样死记硬背是不行的,让你背素材的目的不是让你在写作时原封不动地引用,素材的最高级用法是不使用它的原话,而是用自己的语言把其中的理展现出来。”
借着门缝里透进来的亮光,伊书鲤又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写写画画。
“比起一味地引用,更能让人觉得你底蕴深厚的,是你自身的文字所呈现的东西。除了文言文,都没必要一字不差的背下来,最重要的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让你的文字看上去更具有思辨性。”
田思鹊沉默了半晌,问:“那样不算,抄袭吗?”
伊书鲤嗤笑一声:“你是不是对抄袭的定义有什么误解,思想和见解没有固定的形式和细节,不独属于某一个人,只读过几本书的人才会看到一句道理有些眼熟的话就大喊‘哎呀,这不是 xx 说过的 xxx 吗?’连作者本人都不敢说这个见解是他最先想到的,最多也只是他运气好嗓门大,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他这样说而已。只有见识短浅的人才会成为创作者的附庸,以为某个人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开天辟地的,别人讲了类似的话,便是抄袭或借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广泛吸收他人的观点,是更好实践的前提,也是摆脱狭隘的根本,” 伊书鲤说着顿了顿,“其实我说的这些也不完全是我个人的观点,化用了你刚才背的那句话而已。”
田思鹊似懂非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