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多元发展与区域合作
随着县域在经济、旅游等领域逐步走上正轨,林宇意识到,要实现县域的跨越式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内部的改革与创新,还需着眼于多元发展与区域合作,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寻找新的增长点。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县里组织了一场经济发展研讨会,会议室里坐满了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和专家。林宇站在会议室前方,神情专注而坚定。
“我们不能闭门造车,”林宇目光扫视着众人,语气沉稳有力,“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进一步拓展产业领域,实现多元化发展,增强县域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了指挂在墙上的区域地图,上面标记着周边各个县域的位置和特色产业。
会后,林宇一刻也没有耽搁,主动联系周边县域的领导,积极推动区域合作事宜。然而,合作并非一帆风顺。在初次的合作洽谈会议上,气氛就显得有些紧张。各方就利益分配、资源整合等问题产生了分歧。
“你们县的资源本就丰富,在这次合作中理应多承担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邻县的一位领导皱着眉头,率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林宇微笑着回应,眼神中透着真诚与从容:“我们理解您的想法,但合作应该是互利共赢的。我们县在技术人才方面有优势,愿意为合作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不过基础设施建设费用还是需要大家共同协商,根据实际受益情况来合理分担。”
林宇接着详细阐述了本县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具体优势,以及这些优势如何能为合作项目带来长远的利益。他还列举了一些成功的区域合作案例,说明只有公平合理地分配利益,才能让合作项目持续发展。
然而,对方似乎并没有完全被说服,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会议陷入了僵局。林宇深知,这样的分歧在合作初期是常见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让各方都能看到合作的价值。
于是,他提议暂时休会,让大家稍作休息,调整一下思路。在休息期间,林宇主动与各方代表进行私下交流,倾听他们的顾虑和期望。通过这些交流,他对各方的立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再次回到会议桌时,林宇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他建议成立一个专门的合作协调委员会,由各方派代表组成,负责监督项目的进展、协调利益分配等事宜。同时,根据各个项目的特点和预期收益,制定详细的成本分担和利益分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