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缸塔法 改良黑火药

听了刘厂长的话,王铁也是十分的头疼。

兵工厂的条件他是知道的,别看现在有那么些兵工厂的样子,也只是在枪械加工方面。化工方面黄崖洞兵工厂是差太远了。特别是三酸两碱上,几乎是空白。

唯一的化工产品就是硝化棉,可是产量实在是太低了,一个月就只有百十公斤,这还是全力供应的情况下。主要是没有什么合适的制备设备。

硝化棉需要用到硫酸、硝酸、棉花,首先是需要硫酸。

硫酸的制备需要用到铅室,兵工厂只有一个很小的铅室,还是人工制作的。再接着就是原料,原料为硫磺或黄铁矿和硝石,需简易焙烧炉和冷凝系统。

硝酸的制备就简单些,用硫酸与硝石加热反应,通过冷凝收集硝酸蒸气,需陶瓷或玻璃容器。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在硫酸的制备上。

“厂长,咱们有没有化工人才啊?”

回到兵工厂,王铁想到了之前在军博看到过的“缸塔法”土法制酸工艺,这是八路军在缺少生产设备的情况下,利用陶缸的釉面耐酸性强,且太行山区盛产陶器,遂以普通水缸替代铅室,通过组合陶缸形成“蒸馏塔”。

“有啊!咱们兵工厂的黄技术员就是化学专业的,咱们现在能生产硝化棉全是靠黄技术员。”刘厂长说完直接找人叫来黄技术员。

“老黄,这位你应该认识,咱们兵工厂的技术主任王铁同志,关于生产硝化棉的情况你跟王主任汇报一下!”

“王主任,咱们兵工厂现在缺少铅金属,仅有的铅金属已经被我做成了一个只能容纳几升的小铅室,咱们的硫酸制备速度很慢!”黄技术员顶着一头略微发黄的头发,戴着厚厚的眼镜,衣服上还有些被硫酸灼烧留下的痕迹。

“老黄,你有没有试过用水缸来制作一个蒸馏塔?”王铁也不废话,直接问道。

“水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