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大佬们的激动

不愧是你长孙无忌啊!这个老狐狸,还有这都能作为你抢人的借口了。

明明是被诬陷进你的天牢之中,你却还以此理由,以培养他学习唐律的借口,将人收纳到自己的口袋中。

看着陷入沉思的李世民,他们二人急了,还以为李世民已经被长孙无忌说通了。

就怕他立马答应下来,那样他们两人连机会都没有了,两人的眼神一合计。

“陛下何不如等罗小友恢复清白之时,再考虑给他奖赏吧?”

这些人都是官场的老油条了,拖字诀被他们用的炉火纯青。

见到长孙无忌快要说服李世民,便抛出了这个理由,也好拖上一段时间,说不定这其中就产生了变故呢。

";如此也好,就是需要委屈下罗易了。";

在马车上的这段时间中,李世民已经想好了用什么借口来解释,解释他这么长时间都没能来主持早朝的借口。

现在大唐表面上四海升平。

可是外有突厥虎视眈眈的盯着,内部因为他杀了隐太子的原因,导致了不少本就忠于隐太子的旧臣蠢蠢欲动。

其中不乏手握重兵,守卫一方的将军也都在观望着。

要是这新立的大唐,因为这一些误会就引发动荡,更甚者会再次挑起内战。

怕是到时突厥会撕毁盟约,挥兵南下,对大唐再次进行侵略收割,以满足他们的欲望。

现在他以天子之威降服魏征,并且还让他亲自去劝服隐太子的旧部,并且安抚各镇的驻军就具有足够的份量了。

这个理由也能镇得住那些在朝中有些意义的官员,并让他们感受到了他可是为了大唐社稷而兢兢业业。

李世民在大殿中兴致勃勃地说着魏征是如何对他纳头就拜,更是在他一句话都没有说的情况下就愿意俯首称臣。

不仅主动提出去招揽隐太子旧部。

李世民说的起劲,可是殿下的群臣们却是一点也不相信。

魏征是何人啊?他们不是不知道。

其中他们就有不少人都去规劝过魏征,可是一个个都铩羽而归。

那魏征可真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对这个连命都不要的人,他们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怎么到了你李世民面前,甚至你就站在他面前,一句话都不用说,他就投了?

不过魏征归顺了,总归是一件好事,他们也乐得听李世民在那里大吹特吹。

“陛下威武!陛下的王霸之气一用出来,就震的魏征小儿纳头就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