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论曹营局势 析诸侯纷争

兖州东郡寿张城,曹操营帐内烛火明灭不定,凝重压抑的氛围如一张无形大网,将众人紧紧笼罩。

毛玠见曹操面色阴沉,眉头拧成死结,不禁关切问道:“主公,可是在为与黄巾军的战事发愁?”

曹操缓缓摇头,目光穿透营帐,仿若能看到远方弥漫的硝烟:“黄巾贼军战力虽不强,可人数众多,恰似野草般,难以彻底根除。我军一时难以将其剿灭干净,不过幸得刘备已派军前来相助,破贼之日或许不远了。”

“不知刘备派来的青州军,战力究竟如何?又是否可靠?”荀攸冷不丁开口,声音低沉却字字清晰,刹那间,所有人的目光如聚光灯般聚焦在他身上,营帐内气氛愈发微妙,仿佛能嗅到一丝紧张的气息。

荀彧微微皱眉,眼中闪过疑惑:“公达,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荀攸嘴角噙着一抹淡笑,站起身,负手踱步:“并无其他深意,只是据我所知,刘备虽得了青州,可青州历经黄巾之乱,民生凋敝。昔日青州人口四百余万,如今几经战火,单是逃到兖州的青州黄巾就有百万之多,如今青州人口估计也就剩二百来万。而北方袁绍坐拥冀州,百姓富足、粮草充足,势力极为强大。刘备怎能不担忧袁绍的威胁?又怎能不想办法充实人口、增强自身实力?这百余万青州黄巾,对他而言,怎会不充满诱惑?”

“如今我们与刘备已然结盟,此前我方还资助他二十万石粮草,他出兵帮我们剿灭黄巾贼,也是合乎情理之事。出这主意的,不正是奉孝吗?”毛玠微微颔首,目光坚定地看向众人,试图说服大家。

“这将来的事,谁又能说得准呢?诸位可还记得主公曾说过的一件事?”郭嘉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烁着洞悉一切的睿智光芒,看向众人。众人面面相觑,皆是一脸茫然,全然不知他所指何事。

荀攸接过话茬,语气平和却又暗藏深意:“黄巾之乱时,刘备不过是个籍籍无名之辈。后来虽随袁术、皇甫嵩大破黄巾军,但当时追随此二人的豪杰多如繁星,为何偏偏只有刘备如今能获封青州刺史?”

“刘备讨伐董卓时,确实没什么名气。幸得遇上袁术,在诸将比武中崭露头角,后又得公孙瓒举荐,担任平原郡守。他四处招兵买马,以他的出身,哪来这么多钱财?据我们掌握的消息,徐州糜家已经倒向他,再加上陶谦年事已高,身体孱弱,若刘备日后占据青州、徐州,那可不得不防啊。”荀彧顺着郭嘉和荀攸的思路,继续深入剖析,神色凝重,眼中满是对局势的深深忧虑。

听闻糜家倒向刘备的消息,营帐中的武将们瞬间炸开了锅。

“这刘备,太没道理!”夏侯惇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满脸怒容,“他既得了糜家相助,钱粮不缺,却还向我们借二十万石粮草,这不是明摆着诓骗我们吗!”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在营帐内来回激荡,震得众人耳中嗡嗡作响 。

一旁的夏侯渊也跟着附和,眉头拧成一个“川”字:“大哥所言极是!这刘备,看似忠厚老实,实则心怀叵测。当初就该听主公的,早早除掉他,以免养虎为患!”他紧握着拳头,关节泛白,仿佛下一秒就要冲出去与刘备大军拼个你死我活。

曹仁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哼,我看这刘备,就是个忘恩负义之徒。想当初,诸侯会盟时,要不是我们帮衬,他哪有今日?如今却这般算计我们,实在可恶!”他的语气冰冷刺骨,透着浓浓的不满与愤怒。

“这等小人,实在让人不齿!”李典也忍不住出声,脸上满是鄙夷之色,“若不是看在盟友的份上,我定要率军踏平青州,让他知道欺骗我们的下场!”他双手抱胸,神情冷峻,周身散发着一股肃杀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