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赵云竭力筹粮草,袁术权衡止纷争

在合肥城被孙军围困的紧张局势下,赵云望着城中日益减少的粮草储备,心急如焚。他深知,粮草乃是军队的命脉,一旦断绝,军心必将大乱,合肥城也将不攻自破。于是,他决定召集城中的富商世家,商议借粮之事。

这日,城中颇具影响力的富商世家齐聚议事厅,厅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众人交头接耳,神色中满是不安与揣测。赵云身着一袭染着斑驳血迹的银色战甲,步伐略显沉重却又不失坚毅地走进厅内。他的脸色略显憔悴,几日几夜的坚守让他的面容染上了疲惫之色,但眼神依旧坚定如炬。

站在众人面前,赵云的内心却掀起了惊涛骇浪。他暗自思忖,今日借粮之事,关乎合肥城的生死存亡,绝不能有丝毫差错。这些富商世家,虽家财万贯,可在这乱世之中,人人自危,要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借出粮草,谈何容易?但为了城中将士和百姓,无论多么艰难,他都必须一试。

“诸位,今日召集大家,实乃形势所迫。”赵云站定后,目光缓缓扫过众人,声音低沉却有力,“如今敌军围城,合肥城危在旦夕。粮草关乎全城将士与百姓的生死存亡,还望诸位能慷慨解囊,借出粮草,助我军度过难关。”

一时间,堂内一片寂静,众人面面相觑,无人率先表态。过了许久,一位身着华丽绸缎,头戴镶玉金冠的世家老爷微微皱眉,向前一步,拱手说道:“将军,我等家中虽有些许存粮,但这也是全家老小的生计所依。如今局势不明,贸然借出粮草,万一城破,我等又该如何是好?还望将军体谅我等的难处。”

赵云心中一沉,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他在心里默默叹道,这些世家,平日里养尊处优,果然只顾着自家的安危和利益,全然不顾大局。但他脸上依旧保持着镇定,耐心地回应:“您的担忧我能理解,可如今合肥城就是大家的保护伞,城若破,家何存?”

“是啊是啊,我家这几日已经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实在是拿不出多少余粮了。”一位身形富态的世家夫人连忙附和,手中的丝帕轻轻擦拭着额头,仿佛真的为家中的存粮操碎了心。

赵云看着这位夫人,心中不禁有些恼火,面上却依旧客气:“夫人,眼下全城都在为守城拼命,咱们齐心协力撑过这难关,往后好日子还长。”

“将军,不是我们不愿帮忙,实在是这世道太乱,我们也得为家族的未来考虑啊。”另一位世家公子满脸无奈地摇头,眼神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闪躲。

赵云目光紧紧盯着他,心里想着,这些世家子弟,养尊处优惯了,不愿冒险也是人之常情,可这关头,他们的退缩可能会让无数人丧命。他强压着内心的愤懑,语重心长地说:“公子,您想想,若是城破,敌军入城烧杀抢掠,家族未来又从何谈起?”

其他世家也纷纷附和,有的面露难色,不断诉说着家中的难处;有的则低头不语,显然都对借粮一事心存顾虑。赵云心中失望,但仍耐心劝说:“诸位,合肥城若破,敌军入城,诸位的身家性命与财产又怎能得以保全?只有守住合肥,大家才有安稳的日子可过。我向大家保证,待击退敌军,必定如数归还粮草,还会重重酬谢。”

然而,世家们依旧犹豫不决,气氛陷入了僵局。就在这时,城中的富商大贾们站了出来。这些富商平日里受够了各地战乱与苛捐杂税之苦,自从袁术势力崛起,推行不打击商贾的政策,让他们的生意得以安稳发展,对袁术感恩戴德。此刻听闻要为袁军提供粮草,纷纷慷慨解囊。

城中最大的粮商李富贵,挺着圆滚滚的肚子,大步向前,大声说道:“我等深受袁公大恩,如今正是报恩之时。愿将家中大半存粮献出,助袁军守城!袁公待我们不薄,让我们这些做生意的能有口饭吃,如今袁公的军队有难,我们怎能袖手旁观!”

赵云心中一暖,感激地看向李富贵,暗叹还是有深明大义之人,关键时刻能站出来。

绸缎庄的王老板也连忙附和:“没错没错,我愿捐出千匹绸缎,用来制作营帐和衣物,给将士们添些温暖!”

在富商们的带动下,一些世家也开始动摇。但仍有部分世家还是有些犹豫,这时,一位年轻的世家子弟忍不住开口:“他们都是商贾,东西捐出去了还能再赚,我们世家的产业可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这要是捐出去,以后日子可怎么过?”

赵云闻言,心中一阵刺痛,他再次恳切地说道:“诸位,如今是生死存亡之际,合肥城若失,大家都将沦为阶下囚,家族产业又有何用?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守住城池,日后袁公定会论功行赏,家族荣耀也将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