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张辽为帅,魏延高顺为辅,沮授为军师,领兵镇守南阳以防董卓。”袁术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在向众人传递着必胜的信念。
“诺!”四人领命而去,他们的步伐坚定,眼神中透露出对任务的责任感。
“甘宁,苏飞,吕范!”袁术继续下令。
“末将在!”三人同样大声回应。
“汝等三人协李通太守镇守江夏。”
“诺!”
“主公可遣水军一只暗袭合肥,成功后镇守合肥防止孙坚北上。”沮授又献上一计。
“善,周泰,蒋钦”袁术看向甘周泰蒋钦。
“末将在!”二人出列道
“你二人带领庐江水军攻打合肥”
“诺”二人大喜
“恩,其他人随我去取扬州。”
“诺!”众人齐声高呼,声音响彻整个营地,仿佛要将这片天空都震破。
之后,袁术领兵三万东向九江郡。九江靠近汝南和庐江,心向袁术者甚多。郡守陆康得知袁术来犯,赶忙招来郡尉商议对策。
“今车骑将军袁术来犯,我等该如何?”陆康郡守满脸忧虑地问道。
“主公,车骑将军平定黄巾,南平赵慈,召集诸侯,国贼董卓也只能仓皇西逃以避锋芒。主公以为九江郡可以击败袁术吗?”郡尉反问道。他心中对这场战斗并不看好。
陆康一脸郁闷,要是有丝毫把握,他也不会如此焦虑。“可是守土有责啊。”
“主公,袁术讨伐孙坚,以其无故击杀扬州刺史为名,我等也无法阻挡。再说现在诸侯崛起,主公实力有限,袁术势大,何不举郡而降,以为进身之阶?”郡尉诚恳地建议道。
“我受命于天子,镇守九江,看护百姓。袁术虽有功德,但其暗收党羽,控制汝南、南阳及江夏还不知足,又加兵戈于扬州。今日不抗,来日必定大逆不道于天下。”陆康义正言辞地说道。他的声音坚定有力,仿佛在向众人传递着他的决心。
陆康认为袁术是叛逆,闭门不与之来往,而且整修战备,准备迎敌。陆康虽然年过六旬,但精神矍铄,眼神中透着一股坚毅。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守护九江郡的重任,绝不会轻易向袁术屈服。
九江郡为自古就是人口大郡,人杰地灵。昔日战国霸主楚国都城就在九江的寿春,秦代始皇帝分天下三十六郡之一,治阴陵,延续至今。淮水和长江天险为凭,又有合肥、历阳等重镇,所以历史上东吴久久不能攻克九江,只能固守江东。
“既如此,主公可先派人说之退兵,如若不从,我等当起兵抗之。”另一位部将建议道。
陆康从其言,派侄子陆俊前往袁术军中。陆俊字季才,吴郡陆氏子弟,他自幼饱读诗书,才华横溢,气质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