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诸侯汜水鏖战,江东暗取豫章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天下大乱,董卓专权,祸乱朝纲。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倒行逆施,使得天下苍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各地诸侯纷纷揭竿而起,组成联军,意图讨伐董卓,匡扶汉室。

这一日,董卓在朝堂之上,得知诸侯会盟于酸枣,且孙坚被推举为先锋,正率领大军直取汜水关。他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心中暗自思忖:这些叛将竟然联合起来,看来是要与我董卓决一死战了。不过,我董卓又岂会惧怕他们?想到这里,他目光冷峻地扫视着下方的诸将,高声问道:“今叛将袁绍等人会盟酸枣,孙坚为先锋,直取汜水关,诸位有何计退敌?”

话音刚落,只见一位身材魁梧、英姿飒爽的将领挺身而出,正是董卓的义子——温侯吕布。吕布威风凛凛地站在朝堂之上,大声说道:“父亲勿虑。关外诸侯,布视之如草芥;愿提虎狼之师,尽斩其首,悬于都门,叫关东鼠辈胆寒无一敢叛父亲。”吕布的声音犹如洪钟,在朝堂上回荡,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无比的自信与傲慢。

董卓听后,大喜过望,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说道:“吾有奉先,高枕无忧矣!”董卓对吕布的信任和宠爱是众人皆知的。自吕布杀父丁原,投降董卓以来,他便深得董卓的信任,出入中庭,时刻陪伴在董卓左右。董卓对他赏赐不断,功名利禄应有尽有。这让西凉诸将心中嫉妒不已,他们对吕布的愤恨如潮水般涌动,但吕布武勇过人,在西凉军中无一人是其对手。

此刻,见吕布请战,西凉华雄心中不服,他不甘示弱地高声道:“割鸡焉用牛刀?不劳温侯亲往。吾斩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耳!”华雄身材高大,满脸横肉,声音中充满了狂妄与自负。他心想,自己在西凉军中也算是一员猛将,怎能让吕布独占头功?

董卓见爱将华雄请战,心中十分欢喜,他认为华雄也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或许真能立下大功。于是,董卓封华雄为骁骑校尉,拨马步军五万,命他同李肃、胡轸、赵岑星夜赶赴汜水关迎敌。华雄领命后,得意洋洋地退下朝堂,开始着手准备出征事宜。

另一边,孙坚率领着大军已经在汜水关下攻击了好几天。然而,汜水关易守难攻,董卓的军队凭借着坚固的城墙和精良的武器,进行着顽强的抵抗。孙坚的军队多次发起进攻,都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这一日,鲁肃来到孙坚的营帐,他神色凝重地对孙坚说道:“主公,你虽与袁术相熟,但袁术此人雄才大略,时时防备着主公。如今,主公欲回江东,可假装战败,秘密派遣使者求见刘表结盟,同时安排军士借道荆州回江东。”鲁肃的眼神中透露出睿智与谋略,他深知当下的局势复杂,必须谨慎行事。

孙坚听后,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问道:“善,但是江东诸侯我们先攻谁呢?”

鲁肃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豫章。”

孙坚疑惑地问道:“为何?”

鲁肃不紧不慢地解释道:“豫章靠近荆州,北接江夏。主公取得豫章,便可陈兵大江,寻求刘表水军的支持,如此一来,便可抗衡袁术。豫章太守华歆,字子鱼,是一位才德之士,但他不通兵事。在太平之世,他或许可以安一方平安,但在这乱世之中,他就难有作为了。豫章有21县,人口60余万,主公若得之,便可操练兵马,招募贤才,东取丹阳,南下会稽,再与吴郡并力北向庐山和九江郡。如此,主公的霸业可成。”鲁肃的话语条理清晰,分析得头头是道,让孙坚心中十分佩服。

孙坚又问道:“南下何人可为将?”

鲁肃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大公子。”

孙坚听后,面露担忧之色,说道:“伯符?他才十六岁,是不是太小了?”

鲁肃连忙说道:“有志不在年高,昔日甘罗十二岁拜相,霍骠骑未满十八封狼居胥。大公子少年英雄,又有公瑾之智,攻取豫章如探囊取物。”鲁肃对孙策的能力充满了信心,他相信孙策一定能够胜任这个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