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袁氏谋出路,董卓图废立

袁绍仍不死心,眼中含泪,继续劝道:“叔父,您若在此处死节,不过是白白牺牲。我们袁氏子弟在外,还需要您的教诲和指引。您的智慧和威望,是我们最大的依仗。只要您在,我们袁氏就有主心骨,复兴汉室的大业才有希望啊!”

袁魁缓缓扶起袁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本初,你能有这份心,我很欣慰。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的选择就是以死扞卫汉室最后的尊严。你和公路出去后,一定要相互扶持,成就一番大业,莫要辜负了袁家的名声。”

袁绍见袁魁心意已决,知道再劝也是无用,只能无奈地站起身来,眼中满是不舍与担忧。

此后,董卓越发骄横。他野心膨胀,终于走上了历史上那臭名昭着的废帝道路。第一次,他在宴会之上询问百官废帝之事。宴会上,气氛紧张得如同暴风雨来临之前,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大殿内烛火摇曳,好似也在畏惧董卓的权势。

丁原率先站出来反对,他猛地站起身,双手重重地拍在身前的桌案上,“砰”的一声,桌上的酒盏都跟着跳了一下。他怒目圆睁,直视董卓,言辞激烈,义正言辞地指责道:“董卓!你怎敢有这等大逆不道的荒谬想法?高祖创业艰难,才有了这大汉江山,传承四百余年,岂是你能随意亵渎的?你此举是要将我大汉天下引向何方?”丁原声如洪钟,话语在大殿内回荡,震得众人耳中嗡嗡作响。

袁术见状,也“嚯”地站起身来,他身姿挺拔,衣袍随着动作微微飘动,眼中满是愤怒与不屑。他毫不畏惧董卓的权势,向前跨出一步,声音高亢且坚定,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利刃,直直地刺向董卓:“董卓,你这狼子野心之人!汉室传承四百余年,历经多少风雨,才保得天下百姓安宁。你却妄图以一己私欲,行此废帝之举,这是要将天下苍生置于何地?你可知,百姓盼的是太平,念的是汉室正统,你若一意孤行,必将成为天下公敌!”袁术的声音在宴会上回荡,他说得慷慨激昂,脖子上青筋暴起,脸上因愤怒而涨得通红。

小主,

董卓坐在主位上,脸色瞬间铁青,眼中闪烁着愤怒的光芒,胸膛剧烈地起伏着,他紧紧地握住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狠狠地瞪着丁原和袁术,那目光仿佛能吃人一般,大殿内的空气仿佛都要凝固了。但在众人面前,他还是强忍着怒火,不好当场发作。只是咬着牙,从牙缝中挤出几个字:“此事,再议!”宴会最终不欢而散。

之后,袁术知道洛阳已经无法再待下去,便领着自己精心训练的2万大军离开洛阳。他的军队纪律严明,装备精良,在洛阳城的百姓眼中,是一支充满希望的力量。而张辽、高顺带着1万余南北军追随而来。张辽,仪表堂堂,武艺高强,他的加入让袁术的军队如虎添翼;高顺,为人忠诚,治军严谨,所率领的部队战斗力极强。他们的到来,让袁术的势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壮大。

董卓得知袁术离开后,采纳了李儒的建议,写信给荆州牧刘表,要他对付袁术。刘表,身为汉室宗亲,却在这乱世之中为了自己的利益权衡利弊。他接到董卓的信后,陷入了沉思。他深知袁术的实力不容小觑,但又不想得罪董卓。

与此同时,董卓对丁原的忌惮与日俱增,他深知,若不除掉丁原,自己在洛阳的统治始终无法稳固。于是,董卓找来自己的心腹李儒,商议对策。李儒胸有成竹地献上一计:“主公,丁原麾下吕布,有万夫不当之勇,乃是丁原的左膀右臂。我们只需重金贿赂吕布,再许以高官厚禄,不愁他不背叛丁原。”董卓听后,拍手称妙,当即命人准备了大量的金银珠宝,以及一匹日行千里的赤兔宝马,派人秘密送往吕布营帐。

吕布收到礼物后,心中动摇。他本就生性贪婪,又渴望出人头地,面对董卓抛出的橄榄枝,一时难以抉择。这日深夜,吕布在营帐中来回踱步,手中轻抚着赤兔马的缰绳,心中反复权衡。这时,董卓派来的说客再次现身,对吕布晓以利害:“吕将军,您如此英雄,在丁原麾下却难展宏图。董公敬您是条好汉,愿与您共图大业,您若归附,必将位极人臣。”吕布想到丁原平日里对自己虽有恩情,但在权势和富贵面前,他的内心天平渐渐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