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江夏起战乱,袁术担重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再者,袁术将军如今坐镇庐江,而庐江与江夏紧紧相邻,这可是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卢植提高了音量,神情愈发恳切,“从庐江出兵奔赴江夏,路途短且行军便捷,能迅速抵达战场,把握战机。在情报传递上,也能做到及时且准确,以便根据敌军动态灵活调整战略。粮草辎重的运输,也因距离近而损耗更小,大大节省了时间与人力成本,为战事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实保障。”

“他不仅勇猛善战,更懂得如何统筹全局,调度兵马。”卢植继续说道,“在黄巾之乱的后期,袁术将军负责协调各方军队,他合理分配兵力,使得各部队之间配合默契,大大提高了作战效率。此次赵慈之乱,与黄巾之乱有诸多相似之处,袁术将军定能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叛乱,解荆州之危。”卢植的声音平和而有力,在大殿内回荡,众人听后,纷纷点头,陷入了沉思。

灵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眉头紧皱,仔细权衡着利弊。他的目光在群臣之间来回扫视,心中暗自思量。何进举荐的吴匡,确实勇猛,且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但正如袁魁所说,他谋略方面或许有所欠缺。而袁魁举荐的袁绍,出身名门,智谋过人,可实战经历相对较少。袁术在黄巾之乱中的表现,他也有所耳闻,确实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且有出色的军事才能。

就在灵帝犹豫不决之时,又有一位大臣站了出来,是司徒王允。他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陛下,卢植所言极是。袁术将军不仅在军事上有卓越的表现,而且为人正直,深得将士们的爱戴。他在治理地方时,也能做到公正廉明,百姓们对他赞誉有加。此次荆州之乱,百姓受苦,若派袁术将军前去,定能安抚民心,鼓舞士气,一举平定叛乱。”王允微微躬身,向灵帝行了一礼,然后退回到队列中。

接着,又有几位大臣纷纷发言,有的支持袁术,有的仍然坚持自己举荐的人选。大殿内议论纷纷,各执一词。灵帝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心中更加纠结。他深知此次平叛任务艰巨,一旦选错将领,不仅荆州难以收复,还可能会让朝廷的威望受到严重打击。

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司空张温站了出来。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曾多次参与朝廷的军事行动,在朝中威望颇高。他缓缓说道:“陛下,臣认为袁术将军是此次平叛的最佳人选。虽然吴匡将军勇猛,袁绍将军智谋过人,但袁术将军兼具两者之长,且有平定大规模叛乱的经验。他在黄巾之乱中的表现,足以证明他的能力。而且,如今荆州局势复杂,不仅需要军事上的胜利,还需要一位能安抚民心、稳定局势的将领。袁术将军在百姓中的口碑甚好,定能做到这一点。”张温的声音沉稳而坚定,他的话在大殿内引起了一阵共鸣。

灵帝听了张温的话,心中渐渐有了主意。他点了点头,说道:“众爱卿所言,朕已深思熟虑。此次荆州平叛,关乎朝廷安危,百姓福祉,朕必须慎重抉择。经过朕的权衡,决定加封袁术为平南将军,赐予侯爵,总督荆州军马,即刻出征,务必早日平定叛乱,凯旋而归!”

消息很快传至袁术耳中,他得知自己被委以重任,心中豪情万丈,壮志凌云。他立刻召集麾下将领,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出征事宜。

袁术首先来到校场,看着整齐排列的士兵们,大声说道:“弟兄们,如今朝廷有难,荆州百姓受苦,我们肩负着平叛的重任。此次出征,我们要勇往直前,不畏艰险,为朝廷分忧,为百姓解难!”士兵们听了,纷纷高呼口号,士气大振。

随后,袁术开始点兵遣将。他挑选了三万精锐兵马,这些士兵都是经过严格训练,身强体壮,作战经验丰富。他任命自己的心腹大将纪灵为先锋,纪灵勇猛善战,手持三尖两刃刀,在战场上威风凛凛。又安排了几位智谋过人的谋士,随军出征,为他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