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筑基战役(3)

按照搜集到的情报,杨秀清猜测安民军可能拥有10万可战之兵。乍眼一看,10万并没有多少,比之太平军不知少了多少。

但他心中清楚,太平军看着人多,但有战斗力的军队和装备,比之安民军不知差了多少。

太平军能与清军打的难分难解,那么,遇上安民军,太平军绝对不会比清军好到哪里去。

虽然知道形势严峻,但现在天京已经成了太平军的象征,如果连抵抗都没有,就直接放弃,太平军也就人心散了。

他沉思片刻,立刻命人找来天国一众高层开会。

会议上,杨秀清并没有将他最大的顾虑说出来,只是增强了滁州、合州、无为州等长江北岸沿线城池的守军。

同时,他又命令进攻武昌的太平军,不计伤亡尽快攻占武昌等城。

半个月后,杨秀清再次得到了安民军进攻浙江的消息。心中已确定,苗通这次是要占领大片土地,可能安徽、浙江全境和天京,都是他的目标。

面对内心的焦虑,他也没有其他好的办法,只能寄希望尽快夺取武昌,以作后路。

他还希望安民军真要进攻太平军时,不要像进攻满清那样迅速,好留给他一些说服太平军高层的时间。

杨秀清在得知安民军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占领了浙江全境,一时竟没有了与之抵抗的想法。

但随后安民军占领了宁国府大片区域的行为,使他更加坚信之前的猜测,他翻开地图,看着地图,心情愈发沉重起来。

以天京为中心,安民军将要形成一个巨大的半包围圈,只留下长江这一个通道,能使太平军走脱。

可以说,现在安民军已成钳形将天京围住了,随时都有切断太平军退路的可能,只是时间问题和苗通想不想而已。

自从占领天京以来,杨秀清从没有感觉到这般无力过。虽然他在天国内说一不二,但仅凭猜测,就让所有人舍弃天京,也是很难办到的。

相较于杨秀清的忧愁,苗通此时正被喜悦而包围。

苗通手中拿着一纸电报,内心十分高兴,只因为这是一封家书,电报上写着:汪舒瑶怀孕,已有两月有余。

他内心此刻十分激动,恨不能现在就快马加鞭赶回去。但他很快就收敛起心神,眼下正是战役的关键时刻。

苗通虽然相信安民军就算没有他坐镇,也能很轻松的完成作战目标,但他不想在这个关键时刻缺席。

最后他回了一个电报,向汪舒瑶表示歉意的同时,又对其关心了一番,并向之说明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