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临舟以为姜灵韵只是一时兴起。
等真种植草药后,遇到些困难便会放弃。
没成想自那日后,他压根连媳妇的面都见不着。
她风风火火,第二日便去县衙又买了两座山,还浩浩荡荡的招了一百名长工。
原本忙着种菜的慕容复也被她给薅来种草药。
关键她种的还不是普通的草药,就连姜逸见到她的药材种子都直流口水。
为了赶上秋播,家里是个闲着的都得随她一起上山。
她忙的脚不沾地,三不五时的提着些吃食,礼品跑去新城的医馆找那名老大夫请教。
老大夫也不吝啬,将自己所知倾囊相告。
于是她根据不同草药习性,规划种植区域。
让长工们沿着山势,把向阳处留给红花这类喜光的草药。
背阴的山坡则划给了喜阴的药材。
至于百宝袋里的好几样名贵药材,便是让慕容复小心照料,到时得了种子便能广泛种植。
为改良土壤,她雇人从周边村落收来大量农家肥。
一担担挑上山,均匀铺撒、翻耕入土。
顺道请了村里经验丰富的老农,指导长工们开沟起垄,确保排水顺畅。
灌溉也没落下,她带着人在山间挖渠,引山泉水入田。
又让奉新做了好几架了水车,木桶等工具,保障水源充足。
姜灵韵亲自筛选,挑出饱满的种子。
用老大夫教的特殊方法催芽。
为了方便,她在山脚搭建起简易仓库,存放农具和种子。
还安排专人看管。
为了让大家熟练种植技术,她每日天不亮就上山。
现场示范,手把手教长工们如何下种、覆土、间苗,忙得不亦乐乎 。
“嫂嫂,慕容先生,快歇歇,午饭好了~”
又是一个午后,沈知玉送来了午饭。
慕容复几人放下锄头洗洗手准备坐在地上吃饭。
整整一个月,日日如此。
慕容复饿的不行,三两口扒完了饭菜。
姜灵韵过来,一脸幽怨。
“你这孩子想一出是一出,爷爷这把老骨头都快给你折腾废了~”
不怪他这么说。
瞧瞧这十月下旬的天,虽说出了太阳,但北方的天已经开始冷了。
尤其是早晚温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