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是长度单位,一码是三英尺,折算为米,那就是0.9144米。
那一棉厂上半年度的牛仔布出口量也有将近九百万米。
而纺织业向来下半年销量高于上半年。
突破两千万码不在话下。
沈穗甚至觉得,出口量能突破两千万米。
一棉厂的牛仔面料生产力超出了沈穗的想象。
不过下一秒她就想明白了。
广州是改革的先遣队,又是国内第一个斥巨资从美国引进全套牛仔布料生产线的地方,产量高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至于出口量大,更好说了。
出口创汇嘛,这是从建国后就延续下来的传统。
而纺织业,从来都是出口创汇的重中之重。
牛仔布这也算是进口转外销了。
当然这跟沈穗关系不大,她关注的重点是,何锦秋能给自己的价钱,以及她手上有多少牛仔布。
何锦秋是一个合格的销售。
肯定要夸一下自己的产品有多牛,自家的东西多畅销,这样才好给人推销嘛。
沈穗这会儿倒也不着急,问了几句相关的。
因为涉及到车间生产,何锦秋话都多了起来,末了她忍不住夸赞,“没想到沈穗你还挺内行。”
沈穗倚在办公桌上,手指缠绕着电话线,“我之前就在纺织厂上班,做了好些年车间工人。”
“那咱俩还是同行呢,我之前也在车间,今年下半年才转的销售岗。”
何锦秋转销售岗也有些无奈,她不能长时间接触牛仔布料。
不然身上就大片的起红疹。
沈穗的声音都带着关切,“这是过敏吧?应该是浆染的时候接触到一些化学染料,你对那个过敏。说起来这可不是小事,你要小心。”
何锦秋听到这话心头暖暖的,“知道,我不长时间接触就没事。”
她虽然没见过沈穗,但莫名对这个北方老乡有了好感。
毕竟跟家里人说自己过敏时,家里头的第一反应是,怎么别人都没事,就你过敏?忍一忍不就完了?
真要是忍忍就好,何锦秋何至于来做销售?
来自陌生人的关怀,戳中何锦秋心中最柔软的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