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朱棣:爹,我们几个真的是你的儿子吗?

一个织布局,能惹得应天府怨声载道,仿佛下一刻就要揭竿而起,反了朱家的江山。

那户部侍郎王琚居然说,怀疑是残元余孽在扰乱京城的安宁。

并且,跳出来的人,不止一两个,足足有七八人!

要不是怕打草惊蛇,朱元璋会当场下令让人把这几个蠢货拖出去砍了!

咱不急!

咱就看你们能唱出什么大戏来!

反正这些人已经上了咱的必杀名单。

让他们多蹦跶几天,到时候一并收拾就得了。

不过,除了这些让人糟心的事情外,新上任的商业部部长沈立本带来了不错的消息。

应天府成为经济特区才月旬的时间,已经肉眼可见的繁荣了起来。

较六月,应天府七月的商人数量多了三成以上,加上放开了对商人的限制。

七月份的商税,是六月商税的五倍!

与去年,也就是洪武十年七月收上来的商税相比,足足多了七倍!

其中占大头的就是布匹、餐饮、以及车马行业。

布匹行业,老朱当然知道是什么情况。

而餐饮、车马这些行业都是由于放开限制的结果。

商人有钱,也舍得花钱!

以往处处被律法管着,他们有钱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花销。

现在则可以大摇大摆,大张旗鼓拿银子出来使用。

听说有人为了抢一个包间,豪掷千两银子!

这也是促进了应天府经济的繁荣!

光七月城里就新开了三十多家大大小小的酒楼。

更不要说其他衍生出来的行业。

加上路引制度的调整。

应天府周边的百姓出行方便,所以每日进城的百姓数量激增。

城里街道的行人不说摩肩接踵,但也是热闹无比。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朱元璋有些后悔!

为什么以前就没想到,商业是如此的重要!

要不是遇到那黄小子,被黄小子一语点醒,恐怕现在自己还是以仇视商贾的心态来看待大明的商人。

想到黄小子,朱元璋这才想起来,已经快有二十多天没有去过那广场了。

不知道自己让他拿去卖的碗跟石头,他卖了没有。

想到黄轩,朱元璋满脑子都是那个吊儿郎当没有一点礼法的身影,这朝会也没心思开了。

自己还有好多商业方面的问题想要找人探讨……

只是现在这种情况自己不方便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