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遗迹探寻
林玄和苏瑶盯着兽皮上的符号,满心都是即将揭开真相的激动,可也隐隐担忧,毕竟神秘组织说不定也在追寻相同线索。老道士瞧出他们的心思,缓缓说道:“这兽皮上的符号,是古代一种密文,我钻研多年,也只懂了些皮毛。”
林玄忙问:“道长,您若有头绪,还望不吝赐教,这对阻止神秘组织至关重要。”老道士点点头,指着兽皮上一组类似星辰排列的符号说:“依我看,这些符号或许和星象有关,古代常借星象定方位、寻隐秘之地。在传统星象学里,星空被划分为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分别象征着皇宫、政府和市井。四象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对应着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而每个象又包含七个星宿 。古人通过观测星宿的位置变化,来判断时间、季节,也会利用它们来定位特殊地点。”他说着,手指顺着那组符号的轮廓轻轻划过,仿佛在模拟星辰的运行轨迹。“这组符号里,这些大点可能代表着主星,小点则是辅星,它们之间的连线,也许就是古人标记的特殊星象方位,说不定能借此找到我们想要的地方。”那组符号由大小不一的圆点构成,大的如黄豆般饱满,小的则像芝麻粒,彼此之间用若有若无的纤细线条连接,恰似夜空中闪烁的繁星,被无形的引力牵引,构成独特的图案 。
苏瑶眼睛一亮,兴奋地说:“会不会是指向古籍碎片的位置?”老道士捋着胡须,微微颔首:“有这可能。传说古籍被封印在各处隐秘之地,说不定和星象方位有联系。”
在老道士的帮助下,林玄和苏瑶对着一本泛黄的古籍,仔细研究兽皮上的符号。经过一番努力,他们发现符号似乎指向一座位于深山之中的古老遗迹。
告别老道士后,两人即刻启程前往遗迹所在地。车子在蜿蜒的山路上颠簸前行,窗外景色从郁郁葱葱的山林,渐渐变成怪石嶙峋的山谷。到达山脚下后,他们背着行囊,沿着一条几乎被荒草掩盖的小路向深山进发。
山路崎岖难行,林玄和苏瑶互相扶持,艰难攀爬。途中,苏瑶不小心踩空,差点滑落山谷,幸好林玄眼疾手快,一把拉住她。“小心点!”林玄喘着粗气,眼神里满是关切。苏瑶心有余悸地点点头:“谢谢,这路太难走了,真不敢想象古籍会藏在这么偏僻的地方。”
历经几个小时的艰难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了遗迹所在之处。一座古老的石门矗立在山谷尽头,石门由一整块巨大的黑色岩石雕琢而成,高约五米,宽近三米,表面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坑洼不平,仿佛是被无数岁月的风沙侵蚀过 。石门的边缘雕刻着一圈精美的云纹,线条流畅,蜿蜒曲折,似是山间缭绕的云雾,又仿若神秘的力量在其间流动 。
石门上刻满了奇异的图案和符号,和兽皮上的有些相似。符号造型古朴,线条刚劲有力,有的像蜿蜒的巨龙,张牙舞爪,龙须和鳞片都刻画得栩栩如生;有的似灵动的飞鸟,振翅欲飞,羽毛根根分明,仿佛下一秒就要冲破石门,翱翔天际;还有的仿若古老的符文,笔画扭曲,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神秘韵味,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石门的正中央,刻着一个巨大的圆形图案,图案由层层同心圆组成,圆心处是一个复杂的符号,像是某种古老的徽记,散发着神秘的气息 。
林玄走上前,仔细观察石门上的图案,试图找出开启的方法。苏瑶则在一旁警惕地留意着四周,以防有危险突然出现。就在林玄陷入沉思时,苏瑶突然紧张地说:“林大师,我好像听到有动静,会不会是神秘组织的人来了?”
林玄神色一凛,握紧手中的罗盘,低声说:“不管是谁,我们都要小心应对。先看看能不能打开这扇门。”他集中精神,根据罗盘的指示,将手按在石门上一个形似八卦的符号上,那符号由规整的线条组成,阴阳两极相互交融,八卦的八个方位各自有着独特的标记,对应着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 。刹那间,石门发出一阵低沉的轰鸣声,缓缓打开。
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门后是一条幽深的通道,昏暗的光线从墙壁上镶嵌的发光宝石中透出。两人小心翼翼地走进通道,脚步声在寂静的空间里回荡。通道两侧的墙壁上,绘满了各种壁画,描绘着远古的祭祀场景、神秘的生物和奇异的天象。
走着走着,通道突然分成了两条路。林玄皱着眉头,拿出罗盘仔细观察,试图辨别方向。他一边看着罗盘,一边向苏瑶解释:“这罗盘的指针和星象也有对应关系,指针所指的方向,结合星象里方位的含义,也许能帮我们找到正确的路。比如,当指针指向南方,对应星象里的朱雀七宿,朱雀属火,代表着光明、希望,在这种遗迹里,可能意味着前方是通往重要之地的方向 。”苏瑶则站在一旁,看着墙壁上的壁画,若有所思地说:“林大师,你看这些壁画,好像在讲述一个故事,会不会和古籍的下落有关?”
就在他们研究壁画时,通道深处传来一阵阴森的风声,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逼近。他们能否在神秘组织赶来之前找到古籍碎片?又该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危险?
第二十五章 遗迹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