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重组的帝国军工

“经过重组和完善,帝国现如今拥有大型6大兵工集团,大小分厂9789家。”

“帝国兵器工业集团,主力生产步兵轻重武器。”

“帝国北方工业集团,主力生产战车武器。”

“帝国空天工业集团,主力生产飞机和飞艇。”

“飞艇生产线也逐一更换成飞机生产线。”

“帝国发动机工业集团,主力生产帝国三军所需要的装备发动机。”

“帝国船舶工业集团,主要负责帝国海军的建造。”

“还有新成立的帝国兵器装备集团,侧重于陆军兵器开发研究,不承担生产责任。”

“步枪年产量680万支,相关弹药若干。”

“轻重机枪96万挺、各式火炮19万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听到这里,皇帝有了兴趣。

单看步枪生产,帝国一年的产量,完全就是大漂亮二战期间三年的产量。

从1942年到1945年,大漂亮一共生产了357万支加兰德,加上其他各式步枪,不超过800万支。

这个数据相当恐怖了,这才1915年....

当然了,产量统计是按最高峰来计算的,实际情况会根据军队需求生产。

“帝国飞机年产量1.9万架,战车和步战车年产2.2万辆。”

“至于海军,因为舰种不同,统计产能也不同,微臣就不一一介绍了。”

听完詹佑的话,昭武皇帝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词——真·钢铁洪流。

“陛下,帝国的军工产能有些过剩了...”

“是否调整一下产业结构?”

詹佑看着心情不错的皇帝,忍不住泼了下冷水。

是的,帝国现在的陆军规模,军工产能确实有些超标了。

帝国的“千师陆军”,一共只有700万不到的常备军,算上后备役部队倒是挺多。

步兵武器还算平均,但飞机和战车产能严重超标。

帝国已经武装了17个装甲师,还有8个机械化步兵师。

装备战车5950辆,步战车4892辆。

运输车辆倒是多,但此时的军用运输车,并不需要多高的技术。

不像后世一样,军用运输车和民用运输车是分开的。

这个时代的运输车辆,往往都是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