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德国人脑海中,已经开始幻想战争胜利后,德意志帝国会强大到什么地步。
会议到此结束,因为只有二德子一家,很多战争计划和最重要的分赃问题都没法讨论。
威廉二世早有准备,已经提前通知了奥匈、意呆利和奥斯曼前来会晤。
众人鱼贯而出,迫不及待的加入到女眷中,各自找伴舞去了。
“陛下,帝国给德意志的好处会不会太多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性格比较刚烈的孙从虎还是忍不住对皇帝提醒道。
你看圆滑一点的袁容庵,虽然觉得不妥,但不会出面反驳皇帝。
“爱卿啊,你认为德国人有了这些支持,真的能打败协约国吗?”
听到皇帝的反问,孙从虎思考起来。
皇帝的意思是不看好同盟国?
嘶... 认真一盘算还真是的!
同盟国唯一能打的就二德子,奥匈虽然看着唬人,但复杂的民族问题让他的军队发挥不出本来的战斗力。
至于意呆利,你看看他的战绩。
1889年入侵东非索马里,虽然最后成功了,但打的磕磕绊绊。
到了1896年,意呆利第一次入侵埃塞尔比亚,直接被干趴下了。
间接导致意呆利承认埃塞俄比亚独立,并废除了之前强迫埃塞尔比亚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这也为二战前意呆利再次入侵埃塞俄比亚埋下了隐患。
至于利比亚,因为意呆利和奥斯曼没有爆发战争,利比亚还是奥斯曼的地盘。
别看他们都是同盟国,为了利益该打还是打。
不过在这个时空,的黎波里战争应该不会爆发了,奥斯曼比原时间线更早投入了同盟国怀抱。
明年,也就是昭武十三年1911年爆发的的黎波里战争应该会“胎死腹中”。
意呆利也就欺负一下腐朽的奥斯曼,一些强一点的土着国家都干不过。
这就意味着,同盟国这边几乎是二德子“孤军奋战”。
另一边的协约国,毛子弱一点,但军事实力也比奥匈强。
两线作战的二德子能赢才怪呢。
帝国也不会允许二德子赢得一战,当然,也不会让他像原时空那样落得一个凄惨下场。
二德子赢了先不说对于帝国的影响,小胡子还会不会出来?三德子还会不会变身?
说白了,不管二德还是三德,在昭武皇帝的计划中,都是一把捣碎欧洲的大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