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冯天和他的“小蜜蜂”(为夏华加更)

逐渐长大的冯天,终于在12岁进入小学堂,这已经算大龄儿童了。

虽然帝国已经普及了小学教育,但只在朝廷控制的地方勉强普及。

(不要扛,同时期的英美德法,普鲁士甚至在1819年就进行了义务教育,书中的帝国玩得起!)

只不过,当时的帝国义务教育只有4年。

义务教育不意味着你就不花钱了,学费帝国出,但伙食费等生活费还是要自己掏的。

好不容易攒够钱的冯天父母,才把已经12岁的他送入学堂。

读完3年免费后,父母又咬牙给冯天读完了5年制小学,就无法供冯天继续读书了。

小主,

当时的帝国千疮百孔,好不容易走出七年战争的阴影中来。

不要看着帝国1打5,但后方的百姓生活还是受到了严重影响。

辍学的冯天,只能跟着父亲身后从事一些小零工。

生如蝼蚁,当立鸿鹄之志;命如薄纸,却有不屈之心。

这句话完美诠释了冯天。

在没有零工做的时候,冯天会偷偷溜进学堂,在教室外跟着一起学。

这个举动,让他遇到了人生中的贵人。

校长蔡元在巡视学校的时候,发现了躲在角落的冯天。

通过询问得知了冯天的遭遇,蔡元作为后来帝国昭武时期的帝都大学校长,很清楚教育才能改变国人的命运。

蔡元很欣赏这个好学的小子,自掏腰包让冯天进入了中学,并一路资助他大学毕业。

毕业后的冯天,很快进入了鲁省机械制造厂。

工作期间,冯天很快展示了自己在机械方面的天赋。

皇帝颁布德康大政后,冯天立马埋头研究自己本来就在研究的内燃发动机,并很快得到了帝国的奖赏。

这样,冯天才算进了帝国高层的眼帘,并作为总负责人参与了飞机的研究项目。

冯天和工部尚书张雄的经历完全就是两个极端。

张雄是“二代”,同样有极高的天赋,冯天则是妥妥的“屌丝逆袭”。

他与张雄也被后世帝国称为,昭武一朝的“军备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