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强行拼装的帝国,高卢植出发前已经做了详细的了解。
明面上,奥匈帝国是欧洲传统的五大强国和当今世界列强之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奥匈的版图地跨东欧、中欧和南欧,面积为欧洲第二!
仅次于沙皇俄国,人口稍逊于俄罗斯和德意志帝国,位于欧洲第三。
但帝国主体奥地利和匈牙利矛盾重重,两地在立法、行政、文化、税收、海关、铸币等领域分别享有自主权,
总体财政、外交和国防这三项需交由奥匈的中央政府管理。
奥匈帝国国内除了这两大民族,还有很多巴尔干的斯拉夫人。
现在的波斯尼亚、罗马尼亚大部、都是奥匈的地盘。
这里因为种族、信仰等问题,乱的丫批。
奥匈根本没有整合国家的能力,所以一战后直接裂成了无数小国,和红毛解体有的一拼。
同为斯拉夫人,沙皇俄国对巴尔干地区的野心毫不遮掩。
这也是沙俄最后成为协约国一员的重要原因。
帝国对于奥匈没什么需求,所以简单访问一周达成了一点贸易协定后,
高卢植又转道北上,从德国进入了荷兰。
荷兰对于大夏是恐惧的,因为他还占着大夏的“自古以来”呢。
背后的大哥牛牛都被大夏掰断了角,他只能装鹌鹑。
荷兰巅峰的时候,拥有比利时、卢森堡等地的统治权。
只不过,后来这两小国陆续独立了出去。
此时的荷兰统治者是威廉明娜女王。
整个荷兰完全靠着殖民主义的余晖勉强支撑着。
加勒比海的苏里南和安地列斯群岛还在荷兰人手里,印度尼西亚同样如此。
听到高卢植提出的赎买印尼的方案,威廉明娜不敢明着拒绝。
要知道,此时的印度尼西亚每年为荷兰本土提供600万荷兰盾的收入,已然成为了荷兰最重要的财政支柱。
本来,如果帝国开价高一点加上帝国的声势,威廉明娜女王说不定就卖了。
但大夏只给了50万龙元,折合荷兰盾340万左右。
这已经不是交易,而是明抢了。
但高卢植暗戳戳的表示,帝国可以一分钱不给明抢的,但作为世界上负责任的大国,昭武皇帝还是给了50万龙元的预算。
总之一句话,不要不知好歹!
威廉明娜只能用考虑考虑来搪塞高卢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