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秦级”战列舰

“因为预计将来空中力量的发展,并配有高射武器2门76毫米高炮。”

“6门47毫米高炮,8挺高射机枪,微臣取消了鱼雷发射管。”

“随着主炮越来越大,交战距离越来越远,所以,该级战列舰没有设计鱼雷发射管。”

“臣还在设计过程中发现,”

“过多的中部舷侧炮塔,在实战中将会严重影响火力的投射能力,无法将所有的主炮战斗力发挥出来。”

小主,

“所以,微臣取消了中部联装主炮,舰首两座,舰尾一座,共三座联装主炮。”

随着林沛严介绍完毕,皇帝和各级主官都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不说排水量突破吨,单单主炮口径,因为帝国钢铁的迅猛发展,343毫米主炮成为了可能性。

年轻人就是年轻人,在战舰设计上很是大胆,直接放弃305主炮,果断上马343!

而且,林沛严敏锐的发现中部主炮和鱼雷管问题,这也是后来战列舰的发展趋势。

然后就是建造问题,因为吨位和主炮有所增加,战舰上还加入了很多帝国先进的科技成果。

新式战列舰造价高达1400万龙元1艘。

造!多少钱都要造!昭武帝“独断专行”的让户部拨款6000万龙元,直接开工建造4艘!

这级战列舰被皇帝命名为“秦级”,分别叫做“秦惠文王号”、“秦昭襄王号”、“秦庄襄王号”和“始皇帝嬴政号”。

近似“秦级”战列舰。

为什么不按顺序来到“商级”呢?我们的历史过于悠久,王朝更替频繁。

昭武皇帝可是知道,战列舰的时代也就半个世纪不到。

短短的半个世纪,帝国要想对应各朝代建造战列舰,完全不现实。

所以,昭武帝在给战舰命名的时候特意跳过了商周,本来想直接到汉。

但秦的历史贡献太过重大,王朝战舰的命名怎能少了它?

“秦级”战列舰的建造周期长达2年,这还是外挂加成的结果。

战舰越大,技术要求越高,时间也越长!

决定建造后,就是喜闻乐见的封赏环节,林沛严一个男爵是跑不了了。

黄耀作为团队负责人,爵位不变,但加封黄耀的正妻为九品浩命夫人,

按照品级享受帝国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