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持续三个月,同样在付出惨重代价的前提,锡克人才算被打服了。
要知道,当时的英军手持各种先进火器,
而锡克武士往往身着蓝衣,头巾高耸,手持刀剑盾牌。
凭借着自己的勇猛和无畏生死,他们在战后赢得了牛牛的尊重,
一方面取消了很多针对锡克人的压迫法律,
另一方面开出大价钱,征召他们进入英军。
只有锡克人才会包头巾,其他阿三可不会。
冯子材的1万冲锋部队,迎头碰上了8000负责防守申布尔一线的锡克人军团。
在付出远比攻克其他三哥部队驻守阵地更大的伤亡,冲锋的帝国士兵冲进了堑壕。
近身肉搏同样是锡克人的拿手好戏。
两军在堑壕内杀声震天,怒吼伴随着鲜血挥洒。
这些身材高大,包裹头巾的锡克人士兵,
明显让帝国士兵感到了不适。
要知道,帝国军队对上三哥组成的殖民军,往往都是1:15~20的战损比,
而且,普通的三哥殖民军根本没有勇气和帝国士兵近战!
可这支防守殖民军却和帝国战士打的有来有往,丝毫不见退缩。
后方的冯子材将军,眼见局势焦灼,不得不加派5000人支援正在作战的部队。
通过一个多小时的惨烈肉搏,8000锡克军团百分之九十五战死,其余也身负重伤被俘,帝国同样付出了3689人伤亡的代价。
这个战损已经不得了了!
就算牛牛最精锐的本土部队也打不出这个成绩。
这个结果让有些轻视殖民地军团的冯子材转变了思想。
三哥中还是有能打的!
冯子材命令前线士兵,对受伤失去战斗力的锡克人进行救治。
不得不说,他们的表现得到了帝国军人的钦佩。
由于正面防线是重中之重,谨慎的卡伦纳才把6万锡克军团全部放置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