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李哲知道,广阔的国土需要人来守护,为此,他不惜代价也要鼓励生下去。
要知道,夏国每年在人口政策上投入的行政开支高达50亿龙元,每年还在增加。
若不是财政收入够高,一定会拖垮整个国家。
夏国的汽车价格低廉,人口多的同时,每家每户依旧能拥有一辆小车,用来载人出行。
这是李哲十年前的目标,他希望帝国百姓不会为了出行而发愁。
遥想前世,多少人背负着房贷、车贷、教育贷,这一世,他不需要百姓去苦苦挣扎。
帝国不允许浮躁的经济发展政策。
人多了,车多了,自然是因为公路和铁路基本修通了。
到今年,帝京直通秦州的的铁路通车,坐火车就能从国内直达秦州,这条铁路对帝国来说意义十分重大,他拉近了夏国国内和秦州百姓的距离,而不是像一块飞地。
实际上,秦州并不算飞地,波斯王国是夏帝国的附属国,属于夏国统治范畴。
北亚中亚经过数年的建设,基建目标基本完成。
夏国移民到这里,沿着最肥沃的土地落定居点,在广大的北亚和中亚各省,人口太少,铁路和公路的要求不是特别高。
反而是内陆地区,人口最集中,地形最复杂。
西南和南洋的地形,专家看了也直摇头。
基建的其他方面,包括水利等,也实现了大部分目标,除了一些地形地势确实难的。
夏国的基础教育是世界普及率最高的,免费十二年义务教育,不是那个国家能轻易尝试的,人口越多,负担越重。
可李哲坚持了下来,甚至将其定为国策。
教育是百年大计,不是一朝一夕促成的,未来的帝国,需要更多的人才自主创新,去研发科技,去走向太空。
全国科技类高校二十所,全国性政策综合高校五十所,各省基本上实现两所综合性高校的建设,保证优秀人才能稳定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