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坚守待援,这一波炮击,海岸部队能胜多少还不一定。
奥罗拉下令士兵后撤,保留战斗力,阻击夏军登陆。
在撤退过程中,数千人又被炸死炸伤。
南部海域发起进攻,北线的高卢军指挥官弗劳尔下令分布在伊比利亚北部边境的陆军以师为单位,全线进攻。
在高卢国和夏国达成领土归还协议后,弗劳尔在远东殖民地没有作用,调回国内。
伊比利亚国要防守的海岸线太长太长,以至于北线不到五万人。
这五万人分布在各县,兵力分散。
在高卢军越境攻击后,战斗经验和战斗力略低一筹的伊比利亚军直接溃败。
“伊比利亚国和平几十年了,他们以为只要中立,就会远离战争。”弗劳尔听到前线的汇报,嘲讽起来。
“传令各师,加快速度,我们一定要比夏军先到马德里。”
“将军,为什么?”
“为什么,比一比速度,是夏军快,还帝国陆军快。”
虽然是盟友,弗劳尔心里一直想为当年的廉州之战找回点面子。
只要他跑赢夏军,就说明高卢陆军不弱。
旁边的副官表情像狗一样。
两个小时后,直布罗陀战场。
在海军掩护下,第二军三个师分别在加的斯、直布罗陀、马拉加三个城市登陆。
登陆很顺利,伊比利亚军大部队已经后撤,零星的抵抗很快被登陆部队扫平。
第二军找到会说伊比利亚各种语言的翻译官,让他们大声宣传夏军和高卢军的政策,平民不要试图反抗,夏军和高卢军不会伤害平民。
若是反抗,将视为武装分子。
一些伊比利亚乡村青年不信邪,在夏军展开战场途中用武器袭击,直接遭到消灭。
登陆一个小时后,三个师对伊比利亚国南部防御部队发起主动进攻。
第一军各师的炮兵部队给剩下不到三万人的奥罗拉部队上了一节火力覆盖课。
伊比利亚军有准备的,战壕挖得足够深,可面对这样的炮火覆盖,在人数这么少的情况,连头抬不起。
伊比利亚军五万人重火力少得可怜,能有一百挺重机枪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