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迁都!西凉兵为祸!

蔡邕拱手行礼,神色诚恳地道:

“如今贼军在前,形势危急。”

“若此时迁动百姓,大队人马拖家带口,必然会拖累太师的行军速度。”

“一旦贼军追来,后果不堪设想。”

“依臣之见,不如帝辇简行,轻装前往长安。”

“如此既能加快行程,又可保安全。”

董卓微微一怔,脸上露出犹豫之色。

蔡邕所言有理,百姓的迁移确实会带来诸多不便,影响行军速度。

但迁都之事,他早已谋划许久,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李儒悄悄附在董卓耳边,轻声道:

“蔡邕之言,不无道理。”

“简行可避敌军锋芒,迅速抵达长安,不失为上策。”

董卓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终于开口道:

“也罢,就依蔡中朗所言,帝辇简行。”

蔡邕心中稍安,连忙拱手歌颂:

“太师英明,此举必能保我军顺利迁都,平定贼乱,实乃社稷之福。”

董卓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下令退朝。

群臣如获大赦,纷纷退下。

董卓回到太师府,如困兽般在厅中来回踱步,脸上的怒容尚未消退。

想起朝堂上杨彪、荀爽等人竟敢公然反对迁都,他心中的怒火便熊熊燃烧,忍不住破口大骂:

“两个老匹夫,竟敢忤逆我,实在可恶!”

李儒神色平静,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

他轻轻咳嗽一声,开口道:

“太师息怒,杨彪、荀爽之流,不过是迂腐之辈,不足为惧。”

“如今当务之急,是应对城外的贼军。”

董卓停下脚步,眉头紧皱,问道:

“贼势汹汹,不日便到洛阳城下,如何布防阻挡?”

董卓虽然残暴,但也知道城外的关东诸侯是心腹大患,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儒神秘兮兮地凑近董卓,低声道:

“太师,有两万并州兵马,驻扎在城外,不如让他们留守京师。”

“并州兵马?”董卓微微一怔,随即追问道,“为何要让他们留守?”

李儒微微一笑,解释道:

“太师,并州军与关东诸侯本就有隙。”

“让他们留守京师,一来可阻挡贼军,二来可借此消耗并州的势力和关东诸侯。”

“待他们两败俱伤,太师便可坐收渔翁之利。”

董卓眼前一亮,拍手称快:

“妙哉!文优果然足智多谋,此计甚妙。”

李儒见董卓同意,立刻派出信使前往城外,勒令高顺、徐晃接管洛阳防务。

董卓望着洛阳城的繁华,心中却有点不甘心。

他想到自己即将前往长安,总觉得有些可惜:

“洛阳如此富庶,就这么舍弃,实在可惜。”

李儒看出了董卓的心思,连忙进言:

“今钱粮缺少,洛阳富户极多,可籍没入官。”

“如此一来,不仅能充实太师府的库藏,还能削弱洛阳的势力,一举两得。”

董卓大喜过望,脸上露出贪婪的笑容:

“好,就依文优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