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貂蝉的芳心和使命

盘中的熊掌、驼峰冒着热气,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晶莹剔透的葡萄美酒在夜光杯中荡漾,闪烁着迷人的光泽。

董卓端起酒杯,仰头一饮而尽,随后将酒杯重重地砸在食案上,大声吼道:“再来!”

身旁的侍从们战战兢兢,赶忙上前为他斟酒。

夜夜笙歌的背后,是洛阳城百姓的水深火热。

街头巷尾,百姓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城外的百姓,一样没有好日子可过。

农民们望着荒芜的土地,欲哭无泪。

由于董卓的横征暴敛,他们无力缴纳繁重的赋税。

土地被强行征收,庄稼也无人照料。

曾经肥沃的田野,如今杂草丛生,一片荒芜。

年轻的农夫,看着自己辛苦劳作的土地变成这般模样,心中燃起一股怒火:

“董卓狗贼,害得我们家破人亡,我定要为乡亲们讨回公道!”

董卓倒行逆施,已然引起公愤。

……

司徒府内,夜色深沉,华灯初上,一场看似寻常的宴会正在举行。

然而,宴厅内的气氛却凝重得近乎窒息。

珍馐美馔摆满了一桌又一桌,酒香四溢。

可群臣们却无心品尝,个个面色凝重,默然不语。

士孙瑞心怀汉室,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懑。

他猛地站起身来,双手紧握拳头,眼中满是焦急与愤怒,大声道:

“董卓欺主弄权,朝堂上下,皆被其掌控。”

“如今他肆意妄为,社稷旦夕难保。”

“我大汉传承四百余年,历经无数风雨,难道真要丧于董贼之手吗?”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动容,却又都不敢轻易出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中透着无奈与忧虑。

毕竟,董卓手握重兵,残暴凶狠,其势力如日中天,稍有不慎,便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王允身为司徒,肩负着辅佐汉室的重任。

他坐在主位上,神色沉稳,目光深邃:

“君荣,莫要急躁。董卓之恶,我等皆看在眼里,恨在心中。”

“然此事关乎社稷存亡,不可轻举妄动。”

士孙瑞焦急地看着王允,沉声道:

“司徒公,如今局势危急,若再不动手,恐怕……”

王允微微摇头,目光坚定地道:

“君荣,老夫又何尝不知。”

“但董卓老谋深算,身边护卫众多,且其西凉军勇猛善战。”

“我等若贸然行动,不仅难以成功,还会连累众多忠义之士。”

士孙瑞无奈地坐下,心中却依旧焦急万分。

他紧紧握着酒杯,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宴厅内一片寂静,众人都在思考着王允的话。

许久,一位臣子轻声道:“司徒公,依您之见,我们该如何是好?”

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王允,眼中满是期待。

王允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道:

“如今,我们必须等待一个时机,一个能一击即中的时机。”

“那何时才是时机?”士孙瑞追问道。

王允抬起头,目光望向远方,缓缓道:

“必须等车骑将军吕布回京,再做打算。”

“吕布?”士孙瑞疑惑地问道,“为何要等他?”

王允微微一笑,道:

“君荣有所不知,吕布乃当世猛将,武艺高强,天下无双。”

“且他如今手握重兵,在军中威望颇高。”

“若能得到他的支持,我们除去董卓的胜算便会大增。”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可是,如何才能说服吕布?”士孙瑞担忧地问道。

王允微微眯起眼睛,道:

“吕布虽做事霸道,但他为人正直,对董卓的暴行亦有所不满。”

“我们只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明白。”

“除去董卓,乃是为了汉室,为了天下苍生。”

“我相信,他定会深明大义。”

众人思绪翻涌,并州兵行事,的确与西凉兵不同。

待宴会结束,王允站在府门处,将群臣一一送走。

“诸位慢行,今日之事,还望严守机密。”

群臣们纷纷点头,他们的面容在夜色中显得模糊不清,但凝重的神情却如出一辙。

待群臣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王允缓缓转身,迈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庭院。

月光如水,洒在地上。

王允的眉头紧锁,心中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

“义父。”一个轻柔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宛如夜空中的一缕微风,带着一丝忧伤。

王允转身,只见貂蝉身着一袭素色长裙,身姿婀娜,宛如一朵盛开在暗夜中的蔷薇。

她的面容绝美,肌肤胜雪,双眸宛如秋水,此刻却满是自责与愧疚。

貂蝉微微低下头,眼中泪光闪烁:

“是我犹犹豫豫,坏了义父大事。”

“我本应按照义父的计划,接近温侯,挑起他与董卓之间的矛盾,可我……”

王允轻轻叹了口气,走上前:

“孩子,莫要自责。此事本就艰难,一次不成,再来一次,我们徐徐图之!”

貂蝉抬起头,望着王允,眼中满是坚定:

“义父,我定不会再让您失望。为了汉室大义,我愿做任何事情。”

王允微微点头,眼中满是欣慰:

“你能如此想,为父甚感欣慰。”

“董卓此贼,残暴不仁,祸乱朝纲,若不除之,汉室危矣。”

“而温侯,便是我们除去董卓的关键。”

貂蝉听着王允的话,心中渐渐有了主意。

她微微点头,正色道:“义父,我明白了,我定会按照计划行事。”

王允看着貂蝉,眼中满是信任:

“义父相信你,你天生丽质,聪慧过人,定能完成艰巨的任务。”

貂蝉微微躬身,行了一礼:“多谢义父信任。”

貂蝉告别义父,缓缓走进闺房,轻轻合上房门,将外界的喧嚣隔绝在外。

她的脚步略显沉重,心中满是纠结与迷茫。

不禁回想起那日,洛阳街头吕布出征的场景。

阳光洒在街道上,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只为一睹温侯的风采。

吕布骑着赤兔马,睥睨寰宇。

器宇轩昂的模样,让貂蝉看得心醉神迷。

然而,就在那一刻,貂蝉看到了让她心碎的一幕。

吕布伸出臂膀,将一位佳人揽上了马。

佳人依偎在吕布宽阔的胸膛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那画面,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了貂蝉的心中。

事后,貂蝉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与不安,四处打听佳人的身份。

经过一番周折,她终于得知,那位佳人竟是名满京师的才女蔡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蔡琰,出身名门,父亲蔡邕乃当世大儒。

她自幼聪慧,饱读诗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蔡琰的才情与美貌,在洛阳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貂蝉听闻蔡琰的种种事迹,心中不禁泛起一阵酸涩。

她开始暗自思忖,自己真的能比得上蔡琰吗?

貂蝉坐在梳妆台前,对着铜镜,看着镜中的自己。

她有着倾国倾城的容颜,双眸明亮如星,檀口不点而朱。

然而,此刻的她,却觉得自己在蔡琰面前,黯然失色。

蔡琰的才情,是她所无法企及的。

蔡琰能在诗赋中展现出深厚的文学功底,能在琴音中倾诉出细腻的情感。

而自己,虽有美貌,却在才情上有所欠缺。

“我真的能比上蔡琰吗?”貂蝉轻声呢喃,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与彷徨。

闺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貂蝉站起身来,缓缓走到窗边,推开窗户。

月光如水,洒在她的身上,为她披上了一层银纱。

她望着高悬的明月,心中的愁绪愈发浓烈。

貂蝉想起了义父对自己的期望,想起了自己肩负的使命。

可是,面对吕布,她的心中却有了别样的心思。

如今,又得知蔡琰的存在,她的内心更加混乱。

“罢了罢了,貂蝉,莫要再想这些。”

貂蝉轻声叹息,眼中闪烁着泪花,“你身负重任,不可因儿女情长而误了大事。”

她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

月光下,貂蝉的身影显得如此孤独,她在心中默默做着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