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袁绍的殒命之旅!

袁绍策马狂飙,马匹仿佛感受到了主人的急切与恐惧。

四蹄生风,跑得马蹄直冒烟。

袁绍面色惨白,发丝凌乱,心中满是对吕布的恐惧。

就在他满心绝望之时,前方突然出现了一队人马。

“本初,何故如此慌张?”

为首之人正是许攸,他骑着一匹黑马,身着一袭黑袍,神色关切地看着袁绍。

袁绍心中一喜,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赶忙道:

“董卓派吕布追杀我,颜良、文丑正在断后!”

袁绍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回想起吕布如魔神般的身影,他仍心有余悸。

“吕布有勇无谋,待我略施小计,定能助你摆脱困境。”

许攸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闪过一丝自信的光芒。

吕布虽勇猛,但不过是一介武夫,只要运用得当的计谋,便能将其玩弄于股掌之间。

袁绍心中好奇,忙追问:“子远,你有何妙计?”

许攸勒住缰绳,缓缓道:“洛阳有八关,若继续走汜水关,恐有性命之忧。”

袁绍心存侥幸:“颜良、文丑都有万夫之勇,难道阻挡不了吕布吗?”

许攸胸有成竹:“最好谨慎行事,我已在小平津备好船只。”

袁绍眉头紧锁,心中满是忧虑:

“可是,孟津屯有重兵,河内还是吕布的地盘,小平津真的安稳吗?”

许攸微微一笑,显得运筹帷幄:

“吕布清楚本初的动向,必然会一路追击。”

“纵使本初侥幸过了汜水关,吕布也会继续追击!”

袁绍心神凛然,后背一阵发凉。

他意识到许攸所言极是,若按照常规路线逃亡,必定会被吕布追上。

“咱们来一个灯下黑,走小平津!”

许攸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提出了自己的计划。

最危险的地方往往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吕布绝不会想到他们会反其道而行之。

“有子远在,大事就可成了。”袁绍心中涌起一股希望。

许攸微微仰头,露出一丝傲气。

能在关键时刻为袁绍排忧解难,他心中也颇为得意。

一行人迅速改道,朝着小平津的方向赶去。

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一路疾驰,生怕吕布追来。

没多久,一名信使策马而来,神色慌张:

“报!颜良、文丑战死,吕布正率铁骑,追向汜水关!”

袁绍肝胆欲裂,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颜良和文丑联手,竟然都不是吕布的对手?

许攸赶忙安慰道:

“我已设下障眼法,吕布再勇猛,也不可能发现我等踪迹。”

袁绍看着许攸,眼中满是佩服之色。

他庆幸自己身边有许攸这样的智囊,在关键时刻总能化险为夷。

“只是可惜了颜良文丑,都是大将之才啊。”许攸微微叹息,眼中流露出一丝惋惜。

颜良和文丑的勇猛,他也是看在眼里的,如今二人战死,实在是袁绍的一大损失。

“我会千刀万剐吕布,为他们复仇!”袁绍咬着牙,眼中闪烁着仇恨的光芒。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此刻当务之急是先摆脱吕布的追杀。”许攸语重心长地道。

他明白袁绍此刻的心情,但也知道在这生死关头,理智才是最重要的。

“速走!”袁绍深吸一口气,强压心中的悲痛和愤怒,下令道。

一行人改头换面,昼伏夜出,小心翼翼地赶往小平津。

荒野的风呼啸而过,吹得大氅簌簌作响。

袁绍将酒囊一饮而尽,望着无垠的夜空,长舒一口气,缓缓道:

“子远,此次虽遭吕布追杀,狼狈至此,但我袁绍之志,从未有半分动摇。”

“天下苍生深陷水火,我必当挺身而出,还世间一片太平!”

许攸微笑着起身,走到袁绍身旁,目光中满是钦佩:

“本初,以你之雄才大略,又借助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赫赫名望,崛起于大州,不过是迟早之事。”

“袁氏一门,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如今董卓倒行逆施,天下人皆盼明主出现,本初振臂一呼,四方豪杰定会纷纷响应。”

袁绍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不错,我袁氏世代受汉室厚恩,如今董卓篡权,祸乱朝纲,屠戮百姓,此等国贼,人人得而诛之。”

“我定要集结天下忠义之士,兴正义之师,将董卓逆贼碎尸万段,以谢天下!”

许攸皱着眉头,神色凝重地提醒道:

“诛杀董卓,实乃顺应民心之举。”

“吕布,乃董卓麾下第一猛将,勇冠三军。”

“其为人反复无常,若不尽早除之,日后必成大患。”

吕布的勇猛,他们刚刚已经见识过。

颜良、文丑两位猛将联手,都未能抵挡得住,实在让人忌惮。

袁绍冷哼一声,眼中满是不屑:

“哼,吕布不过是个有勇无谋的匹夫罢了!”

“待我招兵买马,实力壮大,定要让他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惨痛代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许攸成竹在胸,笑道:

“他刚愎自用,不得人心,又常为董卓充当爪牙,四处作恶,早已引得众人不满。”

“本初只需广纳贤才,操练兵马,再联合各方势力,定能寻得吕布破绽,将其一举歼灭。”

袁绍不住地点头,心中的信心愈发坚定:

“子远所言极是,我袁绍定要建立一支无敌之师,诛董卓,灭吕布,匡扶汉室,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许攸展望道:“届时,本初霸业有成,必定名垂青史,为后人所敬仰。”

在他心中,袁绍就是那个能够终结乱世,开创太平盛世的明主。

而自己,也将成为辅佐明主成就大业的功臣。

二人越谈越兴奋,不知不觉,东方已泛起了鱼肚白。

袁绍望着渐渐明亮的天空,深吸一口气:“新的一天开始了,子远。”

一名密探快马加鞭赶来,翻身下马,神色焦急:

“报!小平津加强了戒备,有骑士巡察!”

许攸闻言,神色一凛,急忙追问:“是西凉兵还是并州狼骑?”

密探抬头,眼中带着紧张与笃定:“观其旗帜,应该是并州狼骑!”

“并州狼骑?”袁绍大惊失色,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莫非,吕布早有准备?”

“吕布一介匹夫,怎么可能考虑这么周全?”许攸眉头紧皱,眼中闪过一丝思索。

他并不相信吕布能有如此缜密的布局,心中暗自揣测,或许只是巧合,又或许是董卓的其他安排。

“接下来怎么办?”袁绍将目光投向许攸。

此刻他如同溺水之人,许攸便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

许攸目光坚定,毫不犹豫地道:“立即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