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君臣商议

“臣的意思,陛下该早做准备才是。”

李煜有些不满,“你我君臣,可谓同生共死,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难道我还会怪你不成。”

朱雄英拱手,“陛下说的是,先说京营,京营需要重新招兵至原来的三十万,以拱卫神京安定。”

“至于瓦剌,也先不会心甘情愿的,将百姓还回来,后续还会继续大战,只不过地点变成大同,宣府。”

“这两处军事重镇重新建立,还需要大批人马,此次瓦剌波及到陕西,山西,河北,还有一部分北直隶的百姓,虽然没亲眼所见,不过大多数,应该都是空无人烟了。”

朱雄英说完,在场沉默,道理谁都懂,可打仗要钱的,招兵买马,一切都需要钱,民生,你就算带回百姓,需要养活百姓,错过春耕,到时候又怎么办,还需要钱,可没人说钱从哪里来。

李煜直接瘫坐在龙椅上,这些日子,他都不敢想之后的事。

此事可分为两部分看,一部分是京营有兵,他能执掌大权,第二部分则是,后续针对瓦剌的问题。

瓦剌问题,是相辅相成的,大同宣府,需要招兵,招兵的兵在瓦剌,也就是说,瓦剌必须打,打了百姓才能回来,回来才能有兵,有兵打瓦剌,陷入一个循环。

大同、宣府守军的建立,优先级要高于京营建立。

若没大同,宣府,这相当于门户大开,瓦剌的劫掠范围,波及范围就太广了,百姓受损,代表税收,收不上来,国库没钱,国就亡了。

宰相孙兴,沉默片刻,“大同,宣府,你认为何人为主将合适?”

朱雄英也沉默了,“也先虽然吃了几次亏,其根本并未受损,此人野心勃勃,是个不甘寂寞的雄主,其他人我不是很放心。”

李煜,孙兴并未觉得这话有什么不对,瓦剌也先要是那么好打,大同,宣府门户就不会失,京营几十万精锐也不会全军覆没。

孙兴看了一眼皇帝,又转向朱雄英,“那京营你有什么想法?”

“我没什么想法,京营节度使我可以交出来,兵部尚书陛下可选一知兵事的贤臣担任。至于是谁,我没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