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太后还主张土地改革,让利于民,在男尊女卑的年代,她甚至让女性都能分到土地,这是极大的进步。
虽然因为改革太过迅猛,北魏因此灭亡了,可北魏的一系列的改革,结束了五胡乱华以来的胡人作乱。
是北魏,彻底让北方少数民族融入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让从汉宣帝时期开始就通过“保塞内附”政策进入中原大地的胡族,成为了华夏民族的一部分。
所以这些年以来,有哪个后人厌恶北魏,后人有谁骂过北魏的?
不仅没人骂,大家还充分肯定北魏对中国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民族大融合的积极影响。
人教版中学历史课本,还单独给北魏孝文帝安排一个章节。
大家真不是排斥少数民族。
排斥大清,是因为那个朝代,是此前有史以来一直领先世界的华夏大地,有了一段忘却不了的屈辱史。
泱泱大国,有几千年灿烂文明的华夏民族,在清朝被曾经远远落后于自己的列强践踏。
而大清,本来是有很多次救国的机会的,却被掌权者硬生生推开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掌权者不是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在发展,而是明明知道,却选择拒绝跟上发展的脚步。
回顾大清历史,谁又能做到不咬牙切齿。
都说圆明园被列强烧掉有多可惜,可回顾历史就能知道,在闭关锁国的大清开始修建圆明园的同一个世纪,西方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那是大清掌权者民脂民膏,搜刮百姓建立起来的园林,是老百姓的血汗修建起来的园林,它本就不应该修建。
它里面珍藏的财宝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却成为掌权者的私人享受。
大清掌权者能把中华民族那么多的珍宝都放在圆明园,却没有那个能力去保护它们,最后全都被列强抢走了。
在西方蒸汽机车都开始到处跑的时候,他们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春秋大梦中。
在西方通过两次工业革命步入现代化的时候,大清成了全世界的银行。
不是存钱的银行,而是发钱的,谁来,大清都可以签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割让土地,赔偿白银——犯我中华着,虽远必赔。
这才是老师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