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系统升级了

就是楚汉之间的决战。

刘邦和项羽最后的决战,刘邦的目的,是什么?”

“是打胜仗,打败项羽!”孩子们回答。

“对,他的目的是打胜仗。

此时的他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自己打,可他和项羽打从来没赢过,所以决战自己去打的话,他很可能还是打不过项羽,或者打得很费劲。

他还有第二个选择,就是让韩信去打,胜算会比他自己打要大。

所以和项羽之间的决战,他选择让韩信去打。

事实证明,刘邦的选择是对的,韩信打败了项羽,还赢得非常漂亮。

还有一个例子,秦末大乱,章邯往东打,快打到楚国的时候,齐王和项梁项羽谈判,齐王提出条件,只要项羽杀了齐王的弟弟田假,齐国就出兵帮忙打章邯。

小主,

那时候的项羽也有两个选择,杀田假或者不杀。他此时的的目是齐楚结成联军打败章邯,要达到这目的,是不是就得杀田假?

他忘了这个目的,他拒绝杀田假,于是齐国拒绝出兵,导致项梁战死。如果项羽时刻牢记目的,果断杀了田假或者把田假交给齐王处置,是不是可能就是另一个结果了?

孩子们,从这两个故事,你们学会了什么?”嬴稷抛出一个问题。

孩子们稍微想了想,很快,一张张小脸上都是一副明白了的表情。

“牢记目的!每次做选的的时候,选那个有利于达到目的的选择!”

“哪怕需要隐忍,也要忍着!要时时刻刻都记得目的是什么!”

“有目标的时候,没有什么比达到目标最重要的!时刻记得目标!”

……

孩子们的措辞各自不同,但看来,都理解了目的和选择的关系。

“对。”嬴稷点头。

“韩信在北方战线没打过败仗,刘邦对战项羽没打过胜仗,韩信却在刘邦最狼狈的时候跟刘邦要假齐王,刘邦一定很憋屈对吧?

可是他时刻记得自己的目的,就是打胜仗,为了达到目的,他自己可以隐忍。

他明知道韩信要是打败了项羽,风头肯定更盛,可他依旧没忘记他的目的是打败项羽,为了达到目的,他可以让韩信的风头继续超过自己。

你们也是。如果你们是掌权者,为了达到目的,你们有时候也需要隐忍,甚至需要做所谓的坏事。”嬴稷又补充。

隔壁的韩信挠挠头,怎么他又躺枪了。

不过,自从刚才知道孩子们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