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楚的广袤土地上,林羽领导的起义军正如火如荼地发展着。而在起义军营地的一处角落,兵器工坊内热火朝天,这便是技术工匠李工施展拳脚的地方。
工坊内,热浪扑面而来,炉火熊熊燃烧,映照着众人忙碌的身影。李工,一位年逾五旬的老者,身形略显佝偻,但眼神中透着一股对技艺的执着与坚毅。他原本是都城赫赫有名的兵器制造大师,为达官显贵打造过无数精良兵器。然而,目睹了大楚王朝的腐朽与百姓的疾苦,他毅然决然地投身起义军,决心用自己的技艺为正义而战。
此时,李工正对着一堆破旧的攻城器械图纸发愁。一旁的年轻学徒阿明忍不住开口:“师傅,咱们真能把这些老物件改出花来?我看现在的投石车和云梯也能用啊。”
李工抬起头,目光严肃地看着阿明:“阿明,战争不是儿戏,每一点改进都可能决定生死胜负。如今起义军要面对的是训练有素的官军,咱们的装备必须更精良,才能减少兄弟们的伤亡。”
阿明挠挠头,似懂非懂:“师傅,我知道您厉害,可这改良谈何容易,万一……”
李工打断他:“没有万一,必须成功。起义军背负着推翻暴政的重任,我们的装备不能拖后腿。”
就在这时,起义军将领张猛大步走进工坊。他身材魁梧,一脸豪迈:“李工,我听说你在琢磨改良攻城器械,进展咋样了?”
李工赶忙起身,指着图纸说道:“张将军,我正为此发愁呢。这投石车要增加射程和威力,就得改变结构,可这又会影响稳定性;云梯则要更坚固,攀爬更便捷,还不能太重,方便携带移动,这些难题都得一一解决。”
张猛皱着眉头,思索片刻:“李工,我虽不懂这些技术,但我知道战场上时间紧迫。咱们的兄弟们每攻打一座城池,都要付出巨大代价。你看能不能先抓住关键,解决最紧要的问题?”
李工眼睛一亮,仿佛受到启发:“张将军说得对!目前当务之急是增强投石车的威力,让它能在更远距离对敌军城墙造成有效破坏。至于云梯,先确保其坚固耐用,攀爬安全。”
张猛点头称赞:“好!李工,你尽管放手去做,有什么需要,尽管跟我提,起义军全力支持你。”
送走张猛后,李工陷入了沉思。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着起义军的生死存亡。一方面,他渴望尽快研制出新型器械,为起义军提供强大助力;另一方面,又担心因操之过急,导致器械出现问题,反而贻误战机。这种内心的冲突与纠结,让他倍感压力。
“师傅,别愁啦,咱们一起想办法。”阿明的话打断了李工的思绪。
李工看着阿明,心中涌起一股暖意:“好,阿明,咱们先从投石车的配重入手,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平衡点。”
于是,师徒二人开始了紧张的试验。他们不断调整投石车的配重块位置和重量,一次次地测试发射效果。每一次失败,李工都陷入深深的自责,但他又迅速振作起来,继续投入研究。
经过数日的艰苦钻研,李工终于找到了一种新的配重方案。他兴奋地对阿明说:“阿明,快,叫上其他兄弟,咱们试试这个新法子。”
众人齐心协力,将新型投石车推到营地外的空旷场地。周围围满了起义军士兵,大家都好奇地看着这个新家伙,议论纷纷。
“这玩意儿真能比以前厉害?”一个士兵小声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