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最繁华的集市,街道两旁店铺林立,人来人往,嘈杂喧闹。平日里,这里是百姓们购置生活物资的地方,粮铺前总是熙熙攘攘。然而,最近,一种莫名的紧张氛围悄然笼罩着这里。
“老板,给我来五斤大米。”一位衣着朴素的中年妇女站在粮铺前,手里紧紧攥着几枚铜钱,神色焦急。
粮铺老板是个瘦高个儿,一脸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大嫂,实在对不住,今天的米已经卖完了,而且这价格嘛,明天怕是又要涨了。”
“又涨?这日子还怎么过呀!前几天才涨了一回,家里的存粮都快见底了。”中年妇女的声音里满是焦急与无奈。
旁边一位大爷也凑了过来,叹了口气:“唉,听说那些粮商故意囤着粮食不卖,就等着涨价呢。这可苦了我们这些老百姓啊!”
集市上,这样的对话随处可闻。百姓们聚在一起,谈论的都是粮价飞涨的事情,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焦虑。
与此同时,在城边一座宽敞的仓库里,奸诈粮商赵老板正得意洋洋地在堆积如山的粮袋间踱步。他身着华丽的绸缎长袍,手中把玩着一个精致的玉扳指,脸上挂着贪婪的笑容。
“哼,这些粮食再囤上几天,等价格再涨涨,就能大赚一笔了。”赵老板自言自语道。
这时,他的管家匆匆走进来,神色有些慌张:“老爷,不好了,外面的百姓都在议论纷纷,对咱们囤粮的事儿很不满呢。”
赵老板不屑地哼了一声:“一群无知的百姓,懂什么!这做生意嘛,就是要抓住时机。等过几天,他们还不是得乖乖地按我的价格来买粮食。”
管家犹豫了一下,又说道:“可是老爷,我听说林羽已经注意到这件事了,他可是一直在为百姓着想,会不会……”
“林羽?他能把我怎么样?”赵老板脸色一沉,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我背后可是有太子党撑腰,量他也不敢把我怎么样。”
另一边,林羽在自己的居所里,眉头紧锁,一脸凝重地和水利专家张工、乡绅钱老爷商议着。
“这赵老板太过分了,为了一己私利,竟然囤粮哄抬物价,全然不顾百姓的死活。”林羽愤怒地说道。
张工也气愤不已:“是啊,如今市场上粮食短缺,价格飞涨,百姓们怨声载道。我们必须得想个办法,制止他这种行为。”
钱老爷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林公子,这赵老板背后有太子党支持,势力不小,我们贸然行动,恐怕会打草惊蛇。”
林羽皱着眉头,内心十分纠结。一方面,他深知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急需解决粮食问题;另一方面,他也清楚赵老板的背景,稍有不慎,可能会引发更大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