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乡村,田野间一片生机勃勃。微风拂过,嫩绿的麦苗轻轻摇曳,散发出清新的气息。老农李大山哼着小曲,穿梭在自家的农田里,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望着眼前这片茁壮成长的庄稼,心中对林羽的感激之情愈发浓烈。
“这可多亏了林公子啊!”李大山自言自语道,“要不是他推行这些新种植技术,哪能有今年这么好的收成。”
李大山回想起过去,自家的农田收成一直不太理想,一家人辛苦劳作一年,也仅仅能勉强维持生计。而自从林羽推行农业革新,带来了新的种植方法和农具,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行,我得为林公子做点什么。”李大山暗暗下定决心。
第二天,李大山早早地来到村里的打谷场,这里是村民们平日里聚集的地方。他搬来一张桌子,将一些新种植技术培育出的农作物摆在上面,有颗粒饱满的麦穗、个头硕大的南瓜,还有鲜嫩多汁的蔬菜。
不一会儿,就有几个村民路过,好奇地围了过来。
“大山,你这是干啥呢?”一个叫刘二的村民问道。
李大山笑着说:“刘二啊,我这是想给大伙讲讲林公子带来的新种植技术。你们看看这些庄稼,都是用新方法种出来的,长得多好啊!”
刘二看着那些农作物,撇了撇嘴:“看着是不错,可这新方法,能行吗?咱们祖祖辈辈都是那么种庄稼的,突然换个法子,我怕……”
李大山连忙说道:“刘二,你可别不信。我自己家的地就是用新方法种的,今年的收成比往年多了好几成呢!”
这时,另一个村民王婶也凑了过来:“大山啊,不是我们不信,这新东西,总归让人心里不踏实。万一弄不好,这一年的收成就没了,可咋整?”
李大山耐心地解释道:“王婶,我明白你们的顾虑。但林公子带来的这些技术,都是经过试验的,肯定没问题。就说这新的播种方法,能让种子更好地吸收养分,还有这新式农具,用起来可省力了。”
刘二还是有些犹豫:“话是这么说,可我还是不敢轻易尝试。”
李大山看着村民们怀疑的眼神,心里有些着急,但他知道不能操之过急。他灵机一动,说道:“这样吧,大伙要是不放心,就先到我家地里看看,眼见为实嘛。我再给你们详细讲讲这些新方法。”
在李大山的再三劝说下,几个村民终于心动了,决定跟他去看看。
来到李大山的农田,看着那一片长势喜人的庄稼,村民们都不禁发出了惊叹。
“大山,你这庄稼长得可真好啊!”刘二忍不住赞叹道。
李大山得意地说:“怎么样,这下相信了吧?我再给你们示范示范这新农具怎么用。”
说着,李大山拿起一旁的新式锄头,开始给大家演示起来。他一边演示,一边讲解:“你们看,这锄头的设计更符合人体用力的习惯,用起来轻松多了,而且翻土也更均匀。”
村民们围在一旁,仔细地看着,不时提出一些问题,李大山都一一耐心解答。
“大山,你说这新方法真的这么好,为啥以前没人用呢?”一个年轻的村民问道。
李大山笑着说:“这是因为以前没人想到嘛。林公子是个有学问、有见识的人,他一心为咱们老百姓着想,才想出了这些好办法。咱们可不能错过这个改变生活的机会啊!”
经过李大山的一番演示和讲解,村民们的态度开始有所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