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那威严庄重的朝堂之上,气氛却显得有些凝重压抑。林羽身着一袭素色长袍,身姿挺拔地站在大殿中央,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自信,然而内心却似波涛翻涌,既怀揣着对农业革新的热忱,又隐隐担忧着即将面临的挑战。
林羽微微拱手,面向那端坐在龙椅之上的皇帝,声音洪亮且沉稳:“陛下,臣以为,农业乃国之根本,关乎社稷民生。如今我朝虽表面太平,然农业生产方式却依旧陈旧落后,诸多弊端日益凸显。若不加以革新,恐难应对未来之变数。”
皇帝微微颔首,目光中带着几分探究:“林爱卿所言,朕亦有所考量。只是这农业革新,非同小可,爱卿可有具体的计划?”
林羽心中一喜,皇帝的回应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他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陛下,臣提议,在农耕技术上,引入新式农具,推广更科学的种植方法;在水利设施方面,修缮旧渠,开凿新渠,以确保农田灌溉无虞;再者,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如此一来,粮食产量必能大幅提升。”
户部尚书孙大人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林大人所言极是。如今我朝农业确实存在诸多问题,若能依林大人之策革新,实乃我朝百姓之福。臣愿全力支持林大人。”孙大人平日里就关注民生,对林羽的革新理念十分认同,此刻自然是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声援。
然而,就在这时,吏部尚书周大人却冷哼一声,上前说道:“陛下,老臣以为,林大人的想法虽好,却过于理想化。这新式农具,从何处而来?农民习惯了旧有的种植方式,又怎会轻易接受新的方法?况且,开凿新渠,耗费人力物力巨大,稍有不慎,便会劳民伤财。”周大人是朝堂上保守势力的代表,思想较为传统,对新事物总是抱着怀疑和抵触的态度。
林羽心中一紧,他料到会有人反对,却没想到反对的声音来得如此之快。他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周大人所言不无道理,但也并非无法解决。新式农具,臣已联系了一些能工巧匠,他们有信心制造出实用的器具。至于农民的接受度,我们可以先在部分地区试点,让他们看到革新带来的好处,自然会逐渐接受。而开凿新渠之事,我们会做好详细的规划和预算,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周大人却不以为然,他撇了撇嘴,说道:“林大人,这说得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万一试点失败,岂不是白费力气?到时候,朝堂上下又该如何交代?”
礼部侍郎郑大人也在一旁附和:“是啊,陛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贸然推行革新,恐会引发诸多不稳定因素。”郑大人一向谨小慎微,害怕革新会打破现有的平衡,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林羽心中有些焦急,他看着皇帝,眼中满是恳切:“陛下,变革虽有风险,但一成不变,只会让问题愈发严重。如今正是我朝农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若能把握机会,进行革新,必将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奠定坚实的基础。”
皇帝陷入了沉思,朝堂上一时安静下来,众人都在等待着皇帝的裁决。林羽的手心微微沁出了汗水,他深知,这一刻至关重要,自己的农业革新计划能否得到皇帝的支持,在此一举。
许久,皇帝开口说道:“林爱卿的提议,朕会仔细考虑。此事关乎重大,容朕与诸位大臣再商议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