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时光胶囊

中央邮局位于普利安市的中心,在这里向四周辐射,可以去往多个景点。邮局始建于150年前,是明显的洛可可建筑风格。建筑造型很像一座车站,红砖色的屋顶、淡黄色的外墙加上绿色的窗框,明亮的色彩搭配,在阳光下很是显眼。也是很多外地游客来普利安市的必打卡景点之一。

两人到达中央邮局的时候刚好是下午三点,不远处的红教堂传来了三声钟响。

走进邮局,是挑高的拱形穹顶,正中间是这座城市的英雄——普利安先生的画像,两侧的墙上则是几幅手绘的普利安市地图。

地图的下方各设了一排旧式的电话亭,暗红色的外表,看着很有些欧洲氛围。电话亭上挂着世界各地的时钟,正显示着该地的时间。电话亭的玻璃上却贴着一个ATM的字样,正有人在里面取钱。

“有趣。”卓令川说,“电话亭爆改ATM,也算是古物今用了。”

“嗯。”李思特环视四周,“邮局这么大,人这么多,节目组会把‘时光胶囊’放在哪里呢?”

“才给我们一个小时,应该不会很难找,我们直接去找工作人员问问。”

“好。”

虽然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但邮局还是能正常提供邮政服务,同时还兼具着旅游观光的功能。除了办理邮政业务的柜台,这里还有售卖纪念品的地方。

还有不少人正在长椅上坐着写明信片。

其中一个老人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那位老人戴着老花镜,旁边还放着一本很旧的法语词典以及一个放大镜。

此刻,他正颤巍巍地用手翻着词典,然后拿放大镜照了一下,再拿笔誊在了一张棕色的信纸上。

李思特突然想起来一部电影,《中央车站》。里面的主演朵拉,就是一位在车站帮人写信的人。那时候人们受教育程度低,很多人不认字,他们需要写信给军队里的亲人时,都去找她写信。

李思特和卓令川说了这个电影。

卓令川点头,“这个我也看过。而且,”他指着那位老人,“他也是帮人写信的。以前这里是法属殖民地,很多来这里驻军的法国士兵常年无法回家,就会请他给家里人写信。”

“那我们?”

“去问问看。”卓令川朝他眨眨眼,“按照节目的调性,他们肯定想让我们向观众传达更多小众的、不被人知的故事,这个老人家一看就很有故事。”

李思特挑眉,“节目组的套路被你看透了?”

“好说好说。”

两人走到那位老者面前,卓令川用法语和他打了个招呼。

老人似乎有些耳背,但看到两人过来,动作很慢,却很绅士地站起来和他们握手。

卓令川的法语水平一般,简单说了两句就切换成了英文。

“我可以听得懂中文。”老人家说,他从法语词典下面拿出一个信封递给卓令川,“我知道,你们在找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