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袁老

汉武帝摇了摇头。

“后世的这种作为,朕真的不理解。”

......

这时,光幕上的画面再次切换,展现出了袁隆平在实验室里,专注地观察着显微镜下的水稻细胞,认真记录着各项数据的场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随即,就听光幕道。

【在他的研究下,我国杂交水稻的最大亩产达到了2633 斤!】

“多少斤!!!??”

大秦。

嬴政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的盯着光幕。

“司农!”

“我大秦水稻亩产多少斤?”

司农道:“大概一百斤左右。”

“一百斤.....两千六百斤.....”

嬴政喃喃自语,眼中满是震惊与感慨。

“差距竟如此之大,怪不得后世能养活得起那么多人口,有此神人,当真是华夏之幸啊!”

【然而......】

光幕话锋一转。

【袁老的科研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

画面又呈现出袁老在田间四处寻找特殊水稻植株的场景,烈日炎炎,他的衣衫被汗水湿透,紧紧贴在身上,可他依旧一株一株地仔细甄别。

画面再次切换,实验田遭遇突如其来的病虫害,嫩绿的稻苗大片枯萎,袁老蹲在田边,双手捧起受损的稻苗,眼中满是痛心与焦急。

【研究初期,实验设备简陋,资金短缺,研究进程举步维艰。】

【面对天灾,实验成果遭受重创,一切又要回到原点。】

【甚至,因为时代的原因,一些人缺乏对科学研究的耐心和正确理解,指责袁老是科技骗子,认为他是在夸大其词,欺骗公众,实验田也多次别人破坏殆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