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隋朝的灭亡原因

【长期的战争和内乱导致东晋财政困难,赋税沉重,民不聊生。】

【四:权臣篡位】

【东晋末年,权臣刘裕逐渐掌握了朝廷大权,通过一系列军事和政治手段,削弱了其他权臣的势力,420年,刘裕逼迫晋恭帝禅位,建立刘宋,东晋正式灭亡。】

隋朝。

杨坚负手而立,微微仰头叹道。

“其实,东晋与东汉的覆灭缘由大抵相似,皆因皇权式微,致使朝堂之上纲纪不整。”

杨坚眼中闪过一丝思索,缓缓说道。

“东汉中后期,幼帝频出,太后临朝,外戚势力借此膨胀,把控朝政;待皇帝年长欲夺回大权,又倚仗宦官抗衡,外戚与宦官轮流擅权,皇权被肆意玩弄于股掌之间,朝堂沦为争权夺利的战场,政令不行,国家根基动摇。”

“而东晋, 门阀士族坐大,高门显贵凭借家世出身,世代盘踞要职,皇帝宛如傀儡,空有其名,难以施展抱负,诸多政令皆受士族掣肘,无法有效推行,中央权威荡然无存。”

“再者,周边各民族势力并起,边疆战事不断,东汉之时,匈奴、鲜卑、乌桓等北方少数民族频繁侵扰边境。”

“东晋亦是如此,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崛起建国,前秦、后秦、北魏等政权虎视眈眈,不断南侵,东晋虽凭长江天险勉强抵御,却也在长期的军事对峙中元气大伤,国家疲敝不堪。”

杨坚叹了口气,继续道。

“东汉后期,官场黑暗,卖官鬻爵公然成风,官员们一心敛财,对百姓肆意搜刮”

“而东晋,门阀士族奢靡成风,贪图享乐,贪污受贿之事屡见不鲜。”

杨坚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厌恶。

“他们凭借权势大肆兼并土地,聚敛财富,全然不顾国家安危与百姓死活,政治腐朽不堪,社会风气败坏至极,统治根基也因此被严重侵蚀。”

“只能说,这般王朝,不灭都没天理!”

言罢,杨坚再次长叹一声,似是为这两个王朝的兴衰而感慨万千 。

“所以,我大隋若想长治久安,以上原因皆要留意,切不可重蹈覆辙。”

杨坚面色凝重,又想起之前光幕提到的【杨广输李唐】,内心更是一阵揪心。

秦朝一统天下,我大隋也一统天下。

秦朝二世而亡,我大隋也二世而亡。

秦二世本应是哥哥,结果成了弟弟。

隋二世本应是哥哥,结果也成了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