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连连摆手,“在下才疏学浅怎敢教导,自在下进入李将军的帐下并未有过功劳,连这住所,也是如此简陋,像我这样的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教你啊”。
“谦虚了,谦虚了”
张尘拉住贾诩的胳膊,“贾先生啊,这几天就让我跟你在身边读书,跟着你学习学习,你啊,就不要推辞了”。
这人这么热情,贾诩也只好答应了下来。
这几天的董卓似乎特别忙,他没有再去招呼远道而来的客人,张尘也安然的在贾诩家中渡过了平淡的几天。
贾诩虽然嘴上客气,可学识也是相当丰富,他给张尘仔细讲解了家中的藏书,让张尘有一种受益匪浅的感觉。当然,张尘良好的学习态度贾诩也很满意。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果然不简单,都是有着两把刷子的,完全不似后世,下个马车还得两个侍女扶着。
终于,在一个依旧月光明媚的夜晚,张尘收到了董卓发来的信号,他邀请张尘进宫喝上两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看着前呼后拥走出去的张尘,贾诩的眼中带着莫名的意味,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莫名之中带着几分惋惜。
张尘在太监的带领下走进了皇宫,走到了那座大殿门口。
“我就送您到这里了,相国在里面等您”
董卓的宴会配置与之前一样,美女,美酒,歌舞,这些东西一样不少。
“哈哈哈,张兄来了,快快入座,这几日太过忙碌忘记款待张兄,张兄莫怪”
“无妨,无妨”
在歌舞之中,美女的陪伴之下,张尘喝下了一杯又一杯的酒水,直至失去意识。
马车走在不太平整的宫道之上,没有节奏的摇晃着。阳光也借着缝隙闯进了车厢之中。
张尘慢悠悠的睁开双眼,他扶着额头坐起身来,入目便是董卓那是硕大的身躯。他穿的整整齐齐,眼中带着笑意。
“张兄的酒量与往昔相差甚远啊,才喝了多少便大睡不醒”
董卓的话张尘无法回答,他只能在心中默默吐槽:“你还好意思说,一口菜不给吃,净喝了酒了,谁能撑得住”。
“哈哈哈,走走走,正好我有事要出去一趟,顺带着送送你”
张尘揉了许久额头,忽然间脑门之上满是冷汗。
“今日是几月几号”
董卓听到这话也是一愣,他怎么会记得这些呢,便将目光看向身旁侍奉的人。
那人掰着手指算了一下,才慢悠悠的开口说道:“今日是四月的第二十三天”。
这话让张尘大脑一片空白,这几日沉迷于学习之中,竟然把这事给忘记了。
他的手下意识的抚摸了一下腰间宝剑,幸好,剑还在。
显然,没有时间去给董卓了好奇了,外面的喊杀声骤然而起。
董卓一把掀开车帘,看向外面,大批的甲士将他,将这座马车围了起来。
这些人的穿着是董卓很熟悉,这是驻扎在城外的并州狼兵,吕布的手下。
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这种地步,董卓竟还怀着几分幻想。
“奉先我儿,快快来救为父”
这呼喊声确实将吕布呼唤而来,他骑着那匹赤兔马,穿着盔甲,拿着自己的大戟。气势汹汹的冲着马车而来。
想象中的场景并没有出现,吕布将武器指向了董卓,口中直呼:“奉旨杀贼”。
董卓在他人生的最后时刻,做了最后一件事,为了他的朋友。
肥硕的身躯似乎想起了多年前在沙场上的日子,他左手拉过持剑的张尘,右手砍下马匹的缰绳。
“你骑着马快走,这些人只想要我的命,与你无关,快走”
张尘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有缘来世再见”。
这是这位几十年的朋友留给董卓的最后一句话,董卓看着那打马逃走的身影,露出了几十年以来未曾表达出的笑容,那种真挚的笑容。
那杆大戟狠狠的插进来他的身体里,董卓咬着牙说出了自己的遗言。
“三姓家奴,不得好死啊”
吕布的手更重了,武器从董卓的背后透体而出。
“来世再见了”
董卓就这样闭上了双眼,希望他有来世。
张尘跑出了混乱的皇宫,皇宫门口内肉眼可见的混乱,显然董卓已死的消息已经传了出来。
他骑着那匹宝马向着城门而去,这匹足体型足以媲美赤兔的宝马感受到了身上之人的急切,迈开腿大力的跑着。
近了,近了,城门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