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长安的刘启,听了自己老师晁错的话对刘濞进行了提防,并打算对刘濞动手,晁错主张对各诸侯王的封地进行削夺,刘启也由此开始了大汉的削藩。首先要削的就是吴王刘濞的会稽和豫章两郡。
刘濞气的用宝剑在柱子之上砍来砍去,以此来发泄自己心中的怒火。自己还没动手,他竟敢先对自己出手。
吴王太傅在旁边饶有兴趣的看着刘濞发泄自己的怒火,等他停下之后才笑吟吟的拱手说道:“大王,时机已到,大事将成矣”。
刘濞冷哼两声,“长安,本王回来了”。
一杆叫做“诛杀晁错,安定国家”的旗号被打了出来,刘濞率先带着军队向着长安杀去。
六个诸侯王也响应了刘濞的行动。
这一杆大旗让天下人心惶惶,没有响应的诸侯王坐在场边等待着观看双方的博弈,他们天真的以为这场战争不论是谁胜利都对自己有利。
长乐宫中的太后窦漪房听到刘濞造反的消息,整个人都慌乱了起来,她让人叫来了刘启,再叫来了自己的弟弟窦婴。
刘启来到长乐宫后,先是被窦漪房一番训斥,话里话外都是对刘启的不满,待到窦婴来到之后,姐弟两人一番谈话,但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想让刘启杀了晁错。
举棋不定的刘启回到了未央宫,内心已是愤怒不已,他觉得自己的母亲分明跟当年的吕氏一模一样,可自己却又对这个母亲无可奈何。
“陛下,那人来求见”,曾经在未央宫抖擞的胖太监,如今已经成为这未央宫最大的太监了。
“何人,为何不说出姓名”,刘启满带怒火的目光,让胖太监冷汗直流。
他立马跪下磕磕绊绊的说道:“陛下,陛下,就是先皇临终前与奴婢一起走进未央宫那人”。
刘启眼前一亮,“快,快将他带进来”。
第二天一大早刘启就收到了吴王刘濞已经到了睢水边,有些慌乱的他召来了窦婴,窦婴又引见了袁鸯。
他们的意见是一致的,认为要杀了晁错来平息众诸侯王竖起的那杆大旗,让自己这边站在道德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