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烟熏

与此同时,她有了一个新奇的想法。她记得小伙子提过,在药店里干活时,有一种麻醉药,当初自己就是被这种药迷晕的。她赶紧问小伙子:“兄弟,你那儿还有多少麻醉药?就是迷晕我的那种。”小伙子挠了挠头,从怀里掏出一包,说:“就这一包了。”梁红英看着药包,心想,借助风把这点麻醉药吹过去,能不能起作用呢?小伙子皱着眉说:“哎呀,这我可不知道。再说,药太少了,不一定能吹到敌人鼻子里。要是能保证吹进去,肯定有效果,可距离这么远,不太现实啊。”

梁红英有些失望,又问小伙子:“要是把药弄成烟雾,对人有没有作用?”小伙子想了想,说:“这我也不清楚,得试验一下,把药粉点燃熏熏看。”梁红英一听,充满期待的说:“好,咱们先试验一下。”于是,三人先撤回住地,着手进行这个小实验 。

回到磨坊,小伙子对梁红英和另一个同伴说:“你们等等,我去以前上班的药店,问问是哪种药草,看能不能大批找到。要是能找到,我再打听一下效果。”

梁红英和另一个小伙子便在磨坊等着。他们不住在磨坊里,旁边有可供居住的房子。即便心急如焚,也只能耐心等上一天半天。

小伙子为了争取时间,不敢迟疑,匆匆赶到镇上,向药店老板打听情况。这一去就是一整天,傍晚时分,他才回来。一回来,脸上就洋溢着欣喜的神情。梁红英见状,知道他成功了,忙问道:“怎么样?”

小伙子领着他们来到屋外,背来了一个沉甸甸的麻袋。他指着麻袋说:“我跟老板说了情况,他说只要药材够多,借助上风头把烟传过去,肯定有效果。老板把店里所有药材都给我了,还说点燃后慢慢熏,够鬼子受的。”

不管这办法行不行,总得试一试。他们查看风向,发现风还朝着炮楼方向吹。三人背着麻袋,趁着夜色,匆匆朝炮楼赶去。

到了炮楼附近,为增强药效,他们又匍匐前进了几百米。此时,距离炮楼已经很近了。他们找来一些干草铺在地上,点燃后,将药材覆盖在上面。

不一会儿,烟雾袅袅升起,顺着风缓缓飘向鬼子的炮楼。远远望去,炮楼围栏入口处,有两个站岗的鬼子兵。因并非战时状态,炮楼里进进出出的人不少,所以设了两个岗哨 。网圈内部也有人走动。夜晚,炮楼那边光线昏暗,探照灯并未四处照射。借助风力,烟雾一点点飘进炮楼。

三人躲在远处观察,生怕被烟雾熏到中毒。还好这是晚上,炮楼里的鬼子对飘入的烟雾没有察觉,进进出出没什么异常反应。前半夜,一切平静。

后半夜,两个守门的鬼子开始蹲下来,靠着旁边的木柱子打盹。梁红英不确定这是否正常,便问身旁的小伙子:“你们以前见过他们站岗时坐着睡觉吗?”小伙子们回答:“我们没长时间在这儿观察过。”

三人耐着性子继续观察。直到早上,烟雾才逐渐熄灭。天光大亮,他们看清了炮楼的情况:两个守门的鬼子还靠在木柱上,像是熟睡一般,炮楼里也没见有人出来。

梁红英心中涌起一丝期待。但烟雾虽散,他们不敢贸然靠近,担心计划失败,打草惊蛇。毕竟炮楼上有那么多机枪口,要取他们性命易如反掌。可他们又怕等太久,药效过去,白忙活一场。

梁红英说:“我去看看。”她脱掉外面的军装,露出花袄,扎着两条麻花辫。两个小伙子担心地问:“大姐,你就这么直接去炮楼跟前?”梁红英回应道:“怎么了?要是他们问,我就说有人叫我来给鬼子洗衣服。我会随机应变,不能错失这个好机会。”

两个小伙子觉得梁红英胆量过人。他们心里着急,因为自己的人还在炮楼里,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有没有遭受侮辱。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让梁红英去试试。

梁红英把手雷和手枪交给他们保管,只带上弹弓和匕首。她担心搜身时被发现武器,那就必死无疑,不带这些或许还能蒙混过关。准备妥当后,她大胆地朝炮楼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