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赋分制

瞧刘孖然说梦话的这个动静,李承平不禁笑出了声。

回来不久本就睡得不是很沉,听到动静,刘孖然幽幽醒转,眯着眼不满道:“干嘛啊!”

话说,会馆内几人兴致颇高的庆祝李承平喜得新房,东阁内,几位阁老却分外纠结起来。

无它,还是殿试上的考卷难住了众人。

殿试考卷不过三百余份,加之仅是一道题,所以几位阁老也没犯懒,阅卷一事自是亲力亲为。

内阁三巨头的意见对皇帝的影响太重了,阅卷后,首辅会呈送十三份考卷到御案上,由永兴帝决定这十三份答卷的排序。

这十三份朱卷就是一鼎甲和二甲前十的人选。

殿试最出彩的这十三人就是这么决出的,除非皇帝对某位贡士的文章有疑笃要求查看,否则结果就这么定下。

一鼎甲的位置太过关键,几个老头都有点琢磨不定。

东阁是内阁办公的地点之一,别看汪阁老是东阁大学士,但那只是官职名。

甭管在什么地方,内阁首辅总是管的着。

宫内可谓是处处有暖阁,不过王明觉有些点背,为了疏通屋内空气门是打开的。

十数位阅卷官中,王明觉很不幸的被分到了最靠近门口的位置。

这就导致他前面是暖的,后背却凉飕飕。

很想关上门,但王明觉却不敢,因为打开着门通风是严阁老的意思。

话说,严阁老今年已经七十有三,江西人,朝廷之上最起码有近半数人官吏是他提拔,执掌朝局足有二十载,积威尤甚。

借王明觉三个胆,他也不敢触严阁老的霉头。

胜在王明觉穿得多抗冻,进入阅卷状态也就想不起来有寒风从他身上拂过。

尽管是亲力亲为,内阁也是三位阁老的一言堂,但涉及到科考就不能这么来看。

殿试是国之大事,一旦有一丝舞弊之嫌都要严格杜绝,所以阅卷工作的展开也与会试、乡试不同。

除了三位阁老外,其余的阅卷官尽皆来自礼部和翰林院,采取的方式也不再是阅卷官看过后写上评语呈送给阁老,而是转变为赋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