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着圈喝了一口羊汤,刘孖然乐道:“这叫一个地地地地...道。”
会馆众人俱是一笑,京爷那套就是有趣。
不知道他又是在哪位食客那里学的,李承平也是笑出了声。
“不逗闷子了,说正事。”刘孖然正色道:“你可知今年会试主考是哪位?”
春闱主考官的身份不是啥秘密,只是今年出来的有些早。
李承平给了刘孖然一个眼神,示意他别卖关子了,再卖就送他去卖勾子。
“京城现下都传遍了,主考官由东阁大学士汪阁老担任,副主考是礼部尚书谭论。”
刘孖然言之凿凿的说着,好似主考官就这么确认下来喽。
负责会试是天大的殊荣,由皇帝钦点,好处多多,只要没有徇私舞弊的事情和传闻流出,其中含有的政治资源当真是不老少。
作为所有杏榜上贡士的座师,一下平添了数百门生,可以说是伊泽后代。
“别不信啊!这可是斜对面江西会馆最先传的消息,你别忘了,他们官面上的人多,不大可能有假。”
刘孖然很难受,这可是他死皮赖脸隔着窗户和附近几家会馆的士子眉目传信再次确认过的,竟然不相信他,太让人伤心了。
李承平摸着下巴思考一番,话虽这么说,但今年透出来的消息为时过早,往年都是挨到最后几日。
大口大口的喝着羊汤,寒意驱散了许多,李承平不再多想。
糊名的考卷是做不得手脚的,主考最多透透考题,风险还极大,得不偿失。
管他呢,反正谁主考都是凭本事上,顶多提前熟悉下主考喜爱的文风,专门练练。
作为小有名声的士子,得知李承平是今科解元的身份后,不间断的有陕西老乡凑过来套近乎。
周围人的神情更显得热络些,让人感觉处处都是朋友。
请教文章的士子也是不老少,李承平是有自己的复习节奏的,总不能为了应酬推掉自己的规划章程。
只得让牛蛋帮忙将大多数帖子婉拒,只等后面有时间再一一甄别打商量。
后面几日,李承平和刘孖然一众同窗日复在家时的习惯,温书备考。
再有就是等腊八一到,去吃席。
至于逛京城的,什么时候都行,没有必要在这个时间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