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那些个土匪不是不想劫书生的钱财,而是其中巨大的风险让他们望而却步。
读书人游学最起码要等考中秀才,并且人家基本上也不乱走,只去熟悉的附近几个县城,再远些就去邻府逛逛。
出一省之地的少之又少,几乎没有。
再说回劫掠书生的风险,原因无他,便是出在路引和通关文书上。
本朝太祖颁布令旨,“黄册之式于天下,令天下之人各以本等名色占籍。”
意思很简单,太祖鉴于前朝天下大乱的局面,想要通过监造黄册,来约束百姓。
约束百姓的目的是为了将他们束缚在土地之上,防止他们流窜找不到人,要知道古代是农耕社会,脱离了土地,社会秩序是会崩坏的。
所以就有此条例,约束方法就是将百姓分作若干类,大类为民、匠、军、乐四种。
将不同职业分门别类,各归各处,来使百姓“民安于籍”,使无业浪荡之人几绝于世。
“你能不能说重点,啰里吧嗦的,给我都整困了。”
李承平指了指正在打哈欠的牛蛋,坐直身体伸了伸懒腰。
柳安给了他一记白眼,“讲故事,你总得知道始末吧!单拎出来不是怕你听不全乎。”
见柳安生气,李承平深鞠一躬,做出一副知错的表情。
撇撇嘴,柳安继续说道起来。
大乾朝不是乱世,而是一个开国数十年,目前来看极其稳定且正处于上升期的盛世王朝。
境内诸省之间限制百姓、商贾、权贵行走的条例众多,考中秀才后,其中一个福利便是可以凭借手中的秀才文书代替路引随意行走在大乾境内。
但这个文书不是没有限制的,出于调查或是为了保障这些士子的安全考虑。
每经过一道关卡或者要塞城池,都需要士子出示文书以作登记,按此可以大致了解士子行程。
朝廷对于户籍管理相当严格,本地主官面对人口普查,或许会敷衍了事,但不得不说黄册制度对于缉拿盗匪是起到了积极性的。
户籍管理册,也叫作黄册,每户一本,上注有家中人口及产业、财产等情况,其中的财产登记是重中之重,因为涉及到缴纳赋税的问题,官府恨不得从百姓身上多抠一文钱来,这项基本不会记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