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醉了。”
李承平抬头看了看天,雨水纷飞。
大暑大雨,百日见霜。
看来今年的冬天会冷的很早,李承平裹紧单衣,贡院之内最忌风寒。
在贡院的第四天早晨,下起雨来当真是让考生们失色。
李承平使了银钱,请巡视的兵士帮忙加固下油布,这还是他刚进来时钉好。
记忆里油布固定的很紧,但李承平不敢赌,一旦雨水飘进来侵湿了考卷,没沾染上写好的字也就罢了,但凡侵染了墨迹,怕是只能躲号舍里哭。
第二场不结束,考生是出不去的。
同属一列考棚的考生,见李承平使银子请兵士帮忙,一个个的有样学样。
哪怕是平时把银钱看的非常之重的考生都不例外,科考之事容不得丝毫马虎。
解决了可能面临的风险,李承平不再想东想西,他已经尽最大努力,若是这样都无法挡住雨水,那就只能说他倒霉。
第二场考的是杂文、诗赋、申论。
前两种好理解,申论就有些不常见,这种题目也算是乡试与院试一个比较大的区别。
申论也称“对策”,公文写作的一种,举人就有了做官资格,会写公文是基操。
乡试考察不会太难,主要是看看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政治见识和对策建议。
甭说古代,便是现代,这也是公务员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
与大学写的论文不同,撰写的文件,如报告、通知、函件等。
这些文件不仅需要准确地传递信息,还要符合相应的格式和规范,以确保文件的正式性和可读性。
词不达意是撰写公文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好在李承平是专业的,格式化公文是每一个考生进来前必练。
写申论算是李承平第二场遇到的最难题目,他根据试题,写出了迄今为止他看来最优秀的一篇还算完整的官僚文书。
抄录题板上的题目时,李承平再三确定没有看漏,说明主考官是刻意没有说明应写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