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可是知道,李轩考过府试可是多有李承平的指点帮助。
......
李轩面对这么多人送贺礼的情况,还是很冷静的。
人一富贵,这朋友就多了起来,认识的以及不认识的人,都送了不少好礼。
这么使劲的给自己婚事助力,李轩可不觉得是因为他们赏识自己。
尽管考中了童生,李轩却是在今年以弱冠之龄才打通的这项进度条,就算进入了武学,那也算不上潜力股。
明眼人都看到出来,这些士绅看重的是李承平。
知府赏识,十一岁连中县、府试案首,优质潜力股的标签早已贴在了李承平脑门上,家有薄资的谁不想结识一番。
李固和余氏更是好歹见过世面,所送庄田和礼金能不能收,还是能看得清。
田地宅院太过贵重,无亲无故,除非利欲熏心,没人会动收下的心思。
将礼谱子简单列好,不该收的物件全部退回。
......
临近旬休,书院夫子仍旧照例给学子们布置了课业。
李承平记下后,就盘算着赶紧给完成了,省的回家后事情堆积到一块,抽不开身。
讲学堂内,不少同窗商量起放假后的行程。
“什么时候走呀!”秦其远问道。
李承平苦笑,“得去师父那里看看,就怕临时有事。”
自从当了赵琳的弟子,李承平享了不少好处,每次旬休赵琳都将他带着访友。
大儒名士可不是谁想见就能见的,多少读书人为了解决心中所惑去给人侍奉,劳心劳力。
能够享受到遍访名师的待遇,李承平疼并快乐着,毕竟机会难得。
幸好这次旬休赵琳没有访友的行程,不然李承平就要错过机会,去请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