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家里

忍着心中激动,陈夫子首先鼓励了一番李承平取得的成绩,紧接着就开始叮嘱道:“县试不算什么,后面的府试才是重中之重,不可本末倒置,提前沾沾自喜。”

大概陈夫子是不知道他是县试案首的事,否则一定不会担心他接下来的府试之行。

随后,陈夫子开始说起他考府试的经过,还是反复申明让李承平不要犯一些小错误。

李承平感动的点点头,尽管陈夫子已经说过很多次,没想到,到了这个时候,陈夫子还没忘记指点自己。

东闪晴,西闪雨,南闪雾露北闪水,四季东风是雨娘。

田野上,忙碌着翻土春播的农人。

李承平回村后,春雨很快就滋润了大地,村民闲暇时光过的飞快。

起初,村里人只知道李承平考过了县试,觉得很牛。

他们哪知道什么,李承平小小年纪考过县试的含金量,没多久就在村学启蒙的孩子嘴里知晓了。

明白李承平再考过府试和院试就是秀才了,一个个的激动的不得了,他们觉着,李承平头一次就直接过了县试,后面的两场考试,也不过是再去两次的事。

“张二娘,承平那小子可是你接生的,当初可想过能摸到状元公的屁股。”

“哎,别乱说,我家承平还有待提升,秀才都还八字没一撇呢!”

二婶也在八卦之列,此时她倒是谦虚起来,摇头乐着说。

“我一早就知道承平行,他快回来那几天,喜鹊天天搁我家门口叫,是吧!他二婶。”

张二娘笑着,瞧见自家田里干活的儿子不服气的撇嘴,没好气道:“你要是也能像承平一样,在茅厕里干三碗干饭的苦心背书,娘也就不操心了。”

李承平在此一定会大呼冤枉,每一个优秀者,一旦有了点成绩,他先前所做的小事就会被无限放大。

当初,为了记住一篇时文,他是在茅厕里背诵过,但干三碗干饭的奋勇拼搏,真的是造谣。

......

考过县试,李承平和李轩算是为村争光。

因此,此次去府城的一应花销,全部由村里祠堂的公中出。

每一年一河水村都会凑银子祭拜先人,这份钱是有一定结余,用到实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