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西过一个月亮门,又是一个小院儿,这里的倒座房先是一间库房,最西南角是茅房,与茅房对门的,还有一间房,可以存放煤炭。
入了二进院需要进垂花门,这道门是第二重正门,又称仪门,是内宅与外宅的分界线和唯一通道。垂花门通常有两道门,第一道是白天开启夜间关闭,在往里一道是在内檐柱位置上的平门,相当于是影壁墙,一般关闭不开,只有在重大仪式时,比如娶媳妇嫁闺女等等,才会开启。垂花门的檐柱不落地,垂吊在屋檐下,而且大多都是有彩绘或雕刻的花瓣、莲叶,因此得名垂花门。
整个二院有一圈的游廊连接,东南角是两间房的大厨房,西南角因为被一进院占了一间存煤,所以这里是一间内院茅房。
东、西对称这东西厢房,是三间房,门开在中间,所以宋毅骋打算让姨娘住,两人同住,一人住北面,一人住南面,中间是共用的客厅,这样的话,二进院的东西厢房就能住上4个姨娘。
而二进院的正房,则是宋毅骋自己的,有卧室客厅,还有大家一起吃饭的餐厅。
正房东侧的耳房,可以作为书房,耳房东侧就是二进院进出三进院的通道和游廊,说实话,这游廊宋毅骋觉得就是防下雨天的,毕竟各个功能区都是分散的,不像后世,都是在室内,比如上厕所,如果没有游廊,下雨就得淋雨去了。
西侧的耳房,因为没有进出三进院儿的通道,所以也是比较大的,这里可以安置一个姨娘。
进入三进院,正房自然归属夫人刘淑英和他的两个丫鬟,实际上只能算半个丫鬟,另一半也算是姨娘,那就是林思凝和袁宝儿。
东西厢房跟二进院一样,同样可以安排4个姨娘。
正房的西耳房,同样是个厨房,是内院小厨房,东耳房则是归属刘淑英的内院库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三进院的西南角同样有茅房一间。东南角就没功能房了,因为这里是通道。
三进院进出四进院儿的的通道跟二进院一样,也是在东耳房东侧。
四进院儿跟一进院儿一样,基本对称,院子比较窄,一排的房间,这里可以让9个丫鬟住宿,每人一间不成问题。而且在西北角的一间房同样被月亮门隔开,里面也是茅房。
因为宅子比较大,2亩地多,又有前后院儿,所以,一进和四进院儿都有一口水井,还是很方便的。
只不过没地方养马了,虽然开不成临街店面,但是还是能让温昰帮着买下邻居的房产的,到时候作为东跨院或者西跨院,一方面可以安置护卫和女兵,另一方面也能安置马匹,至于大部队,就不能在城里,他要在城外寻觅一处好地方,然后上凑请求建立他台湾巡抚的标兵营营地,要不然还没地方安置,总不能发配回台湾吧,这不符合宋毅骋的利益,而且他是个爱国的人,有兵马在,他还能为国效力,为保卫京师出一份力。
在当前的大月国,外地的巡抚一般是不能在京城驻防的。而且外地巡抚是地方上的政府,主要负责地方的政务和军务,其职责范围也是限于所辖地区内,是不可以到京城的。
但是,在特定情况下,外地巡抚也是可以被朝廷调派到京城参与事务的,比如平定叛乱等。就是现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同意,宋毅骋就可以临时驻扎在京城附近,至于驻扎多久,那就要看宋毅骋的公关工作能力了,只要关系好,赖着不走也没事儿。